大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大學生厭學,大多有這些原因:1、心理落差大,發現大學生活與心中所想有差別;2、學習被動,作業能拖就拖,能逃就逃,得過且過;3、沉迷于網絡有時也成為大學生厭學的原因;4、大學生還無法適應新環境;5、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都對自己沒什么要求了。
大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
1、心理落差大
在沒有上大學之前,大多數老師給學生灌輸的思想都是類似于“大學生活是美好的,上了大學就有機會找到好工作”,然而進入大學之后,學生發現自己不過只是莘莘學子當中的一位,在面對多彩的校園生活時,并沒有發現自己有多少優勢,看著別的同學能歌善舞自己卻無一計之長,未免有些心理落差。
2、學習被動
被動學習已經成為大學校園里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了,表現好的,尚且能堅持聽課,完成作業,把學校和老師規定的硬性任務完成,表現差的,索性選擇逃課,作業能拖就拖,能逃就逃,得過且過,正是大學生厭學的心理寫照。
3、生活依附于網絡
沉迷于網絡有時也成為大學生厭學的原因。厭學程度較重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會選擇將自己放逐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因為上網是最能打發時間,而且又能讓人覺得快樂的逃避現實的方式。很多大學生覺得現實中的自己很渺小,但在網絡中你可以變得很強大,在有聲有色的網絡世界里,教室,黑板,專業知識就更顯得枯燥乏味了。很多大學生每天上網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學習,影響了個人的學習以及正常的作息時間。
4、無法適應新環境
對于剛剛步入大學的學生來說,很多人都存在無法適應新環境的問題,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自身獨立性、社交能力等等!況且,很多學生由于自身經歷問題,不懂如何與人交往,無法快速融入到一個新的環境當中,慢慢地會對新環境產生排斥心理。
5、自我要求降低
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都對自己沒什么要求了。在很多事上,標準都從“優秀”跌到了“達標”,自我要求降低,沒有了提升的動力!
大學生厭學的解決方法
1、家長多點陪伴和引導,不能一味責備,事實證明家庭的愛護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
2、家長要鼓勵學生多溝通,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3、家長幫助厭學的同學定一個適當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當然,目標太低則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