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學生厭學不去學校怎么辦
初二是孩子的一個轉型期,同樣也是一個家庭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并且有了一些獨立的思想,比較容易出現叛逆厭學的情況。那么,初二學生厭學不去學校怎么辦?
初二學生厭學不去學校怎么辦
1、父母態度的改變
孩子厭學,不愿意去讀書的話,應該作為父母,不要一味的指責和批評,孩子應該對孩子多一些陪伴和關心,多鼓勵孩子,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培養學習的專注力。
2、制定目標讓孩子了解學習的意義
孩子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孩子進行學習目標的構建和深入培養,讓孩子明確學習目標,才會不斷讓孩子養成自我管理目標,講究完成目標效率優化的意識。
當孩子真的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后,你會發現自己慢慢就可以脫手了—讓孩子獨立做事或學習,這才是我們終極目標。
3、陪養興趣是關鍵
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讓他們意識到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想去學習才能讓他們對學習不再恐懼!
孩子厭學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的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態,給他們以幫助,同時,在幫助的時候,還要不引起孩子對你的逆反心理,不能在孩子退步之后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不再抱有希望,會引起他們對學習的反感!
孩子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應付作業
家庭作業是檢驗孩子課堂成功的必要過程,認真書寫家庭作業有助于鞏固和加深孩子對課本知識理解,也是培養孩子在家主動學習能力的過程。
有些孩子把寫作業當完成任務,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聽講,簡單的內容不夯實,重難點不肯動腦,家庭作業遇到難題往往拖拖拉拉,投機取巧,或者抄同學作業,或者網上找答案,應付了事。
2、失敗合理化
俗話說,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理由。
考試中,基礎題總是出錯,可能是孩子沒有扎實基礎知識。做過的題還是錯,是因為孩子沒有重視整理錯題總結經驗。
同樣一篇文章,別人背會了自己還讀不順,那要考慮是否沒有用功。學習上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有原因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當孩子開始合理化失敗,來安慰自己,每次達不到要求的時候,沒有從自身找問題,而是反復找借口。
3、情緒化明顯
孩子一旦有了心理壓力,可能不會直接向父母坦白,但會通過情緒表現出來:一攤開書本就說累,有時候會頂撞父母,有時候在家抱怨老師。
沒有無緣無故的情緒,當孩子在學習問題上情緒不穩定時,多半是厭學了。
總之,父母要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興奮轉移點,自我約束力差,堅持忍耐性不足等等,做一個全面深入了解研究,然后再科學嚴密做好計劃,分步驟按階段進行指導和引導。讓孩子重新燃起學習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