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怎么和青春期的兒子溝通
我們都清楚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叛逆,不喜歡跟父母交流溝通,只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顧后果。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尋找一個適當的時機,跟孩子好好溝通,因為只有做好溝通工作,才能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那么,媽媽怎么和青春期的兒子溝通呢?
媽媽怎么和青春期的兒子溝通
1.不要喋喋不休,過猶不及的溝通。很多家長喜歡嘮叨孩子,一件事說一遍孩子不聽,就開始不停地說,若是孩子出現反抗心理,甚至會出現大聲責罵孩子,最后讓孩子在不情愿的情況下“聽話”。
2.理解在先。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為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寬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對這樣做的原因。要杜絕簡單地否定或以長輩的身份粗暴地壓制孩子的做法。
3.語氣要柔和,要柔聲細語,當我們柔聲細語的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得到了尊重和信任,他就會放下他像刺猬一樣的防備心理,來和家長交心。
4.當我們給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要做到低姿態的和孩子說話,要仰視自己的孩子,孩子就是未來成功的人,你就想象你怎樣跟一個博士生溝通的,怎樣跟一個科學家溝通的,怎樣跟一個富翁來溝通的;那現在你就要以這樣的姿態來跟他溝通,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把孩子否定了,甚至踩在腳下,用鄙視的語氣和眼光來對待孩子,孩子當然就不愿意跟你交心了。
5.不要揭舊傷疤,把孩子越推越遠。當孩子放假在家玩游戲、或者看電視時,總習慣性地拿孩子之前不好的表現行為來反復說教。如“期末成績不理想,上課不專心,愛玩,你當初是怎么跟我保證的,回房間好好想想,別整天知道玩……”。家長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放假也要看看書,結果孩子反而和您頂嘴,彼此鬧得很不愉快。
6.多看到孩子進步的一面。家長總揭孩子的舊傷疤,這對于敏感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極有可能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甚至放棄努力,與家長關系越來越疏遠。如果家長能關注到孩子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讓孩子明白,無論他的成績如何,只要努力了就好。孩子就會覺得家長是真的關心他、鼓勵他。有時候,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才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哦~
媽媽怎么和青春期的兒子溝通,家長千萬不要過于嘮叨,而是要針對性的溝通,保持溫和的態度,給予孩子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