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做作業不拖拉
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總是喜歡拖拉磨蹭,不是想玩玩這個,就是想看看那個,經常會磨磨蹭蹭到半夜才能把作業完成,讓父母非常著急卻又十分無奈。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不用過于焦慮,只要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多多引導他們,就可以幫助孩子盡快糾正這個壞毛病。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做作業不拖拉呢?
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做作業不拖拉
1.重視守時觀念培養
有的時候家長會感到納悶,無論怎么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依舊不改,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還是“老樣子”。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已經養成,這時不是僅僅靠三兩句話就能改正,要想讓孩子意識到時間觀念的重要性以及做事必須承擔的責任感,需要父母在平時的細節小事上加以引導、教育。時間觀念是保證效率的重要因素,很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習慣拖沓,就是認為完成作業本身不需要多少時間,所以晚上有大把的時間用來磨蹭,幫助孩子規劃好沒科作業需要完成時間,有助于讓孩子減少“時間充?!边@個誤解。
2.獎懲制度明確
對于孩子來說,習慣父母的訓斥之后,反而會形成“免疫力”,對于之后的批評教育反而會不以為意。寫作業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他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屬于他身為一名學生該盡的責任,而不是凡事都由家長一手包辦,讓孩子誤認為,寫作業也是家長應該“操心”的事。明確作業量之后,設定好應該完成作業的時間點,然后留出5-10分鐘的富余時間。如果按時完成那么接下來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如果提前完成,那么可以享受一定的小獎勵,如果連續幾天超時完成,那么想要的愿望就無法實現,甚至需要用做家務等行為來作為補償。
3.父母不要催促
父母們經常會自相矛盾,嘴上說著學習、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可實際情況卻是一看到孩子磨蹭,就不斷地催促、嘮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想:你不是說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嗎,那你還不斷地催促我?說明你根本就不信任我。那孩子也不會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作業做得又快又好,更不會把學習當成是自己的事情。
4.引導孩子體會完成作業的成就感
當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作業,父母一定要認真地鼓勵孩子:"寶貝,你今天寫作業很主動,而且寫的過程中很專注,快速地完成了所有的作業,比昨天提前了20分鐘,進步非常大,媽媽真為你感到開心!"接著引導孩子說出他此刻的感受,問他這會是不是感覺很開心?是不是為自己又快又好做完了作業感到驕傲?就是讓孩子去體會,完成作業以后滿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等他認真體會過這種感覺以后,這種美好的感覺就會引導他,下次繼續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
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做作業不拖拉,家長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拖延帶來的后果,給他們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做好孩子的榜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