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在發現初中的孩子出現懶散拖拉的行為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因為初中的孩子具備一定的叛逆心理,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他們逆反心理,從而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那么,初中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呢?
初中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1.父母注意控制情緒,多表揚少催促
一般家長在孩子磨蹭的時候,喜歡催促,脾氣急的父母,甚至有的會大喊大叫,開啟“河東獅吼”的模式。開車的人都聽說過一句話“越嘀嘀越慢”,就是新手在前面開車,后面的人越按喇叭催促,前面的新手越慢。這是同樣的一個道理,當孩子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做事慢的時候,父母越催促其實效果越差,效率越低。而且,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作為父母,在對待孩子拖延的問題上,要盡量多的表揚,控制脾氣少催促。一旦發現孩子做作業或者做事情比以前快點,就要多些表揚和肯定,在做事慢的時候,有時候可以假裝看不看,故意去淡化它,這樣給孩子一個以為自己其實很快的感覺,慢慢讓他進步。
2.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很多的拖延習慣來源于平時衣食無憂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管得多”是目前一種普遍現象,導致現在的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普遍較差。因此,要想改變孩子做事拖拉的毛病,首先就要學會放手,一個初中生,哪怕是初一的孩子,也可以慢慢學會自己生活。而這種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要從小事做事,從早晨起床疊被子,自己擠牙膏刷牙,整理書包出門,盡量讓孩子自己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上學。從這些小事情上,慢慢培養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制定計劃,規定時間
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因為對時間沒有概念,不知道自己做一件事要花多長時間,所以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計劃表,把每日必做的事都列好,比如每天早上上學前要做的事,幾點起床,幾點出發,這期間刷牙洗臉多長時間,吃飯多長時間,換衣服多長時間,一件一件列出來。也可以控制孩子玩的時間,比如看半個小時的電視,到時間就不讓看,孩子會發現原來半個小時這么短。慢慢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概念,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知道時間珍貴。
初中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家長一定要穩定好自己的情緒,不經常催促批評他們,而是應該學會放手,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強化他們的時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