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課堂上搗亂怎么辦
過于調皮搗亂的孩子往往會讓老師和家長感到頭疼,因為在課余時候調皮會常和孩子鬧矛盾,尤其上課時也會常常不聽講搞小動作,甚至于影響其他孩子聽課。那么,孩子在課堂上搗亂怎么辦?
孩子在課堂上搗亂怎么辦
1、和孩子溝通了解問題所在,并且通過約定的方式,讓孩子遵守課堂紀律。讓他明白家長是需要工作的,他是需要讀書的,每個人身上都是有自己的責任。認真學習遵守學校紀律是孩子必備的素養,上課不聽講不僅僅只是影響了自己和其他同學不能正常聽課,更是影響了家長的正常生活。而且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作為學生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學會引導孩子。當老師向家長訴說孩子在課堂上的不良行為的時候,父母不可以回家就去對孩子進行指責,這樣反倒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一種更加強烈的反感情緒。而是應該在了解孩子具體情況以后,引導孩子如果上課總是擾亂課堂秩序,會影響其他同學學習,也會影響你的學習。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尊重老師才是好孩子應該擁有的品質。
3、家長要做一個專注的好榜樣。孩子是一張白紙他們最喜歡有樣學樣,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專注力好,家長要在孩子面前盡量保持同一時間段只做一件事。比如家長都一邊刷朋友圈一邊吃飯,卻要求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孩子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家長要先做好榜樣。
4、要讓孩子敬畏老師。如果孩子不敬畏老師,也就不會會敬畏學習,這個敬畏不是平常說的怕老師,而是在他心中認為老師的評價是重要的,所以老師的要求和指導是重要的。當老師說得正確時,孩子就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當老師說得有些隱晦時,父母就更要智慧地弓導孩子看到老師的要求背后的內涵,讓孩子的行為符合教育的內涵。
5、學習上幫助孩子。孩子學習不好除了自身原因外,還有家長的不關心和不作為。家長不能因為工作太忙就忽略孩子,孩子的學習也是需要家長幫助的。當孩子有不會的問題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解決,與孩子一起協商。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不會學習而手足無措,產生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搗亂的原因
孩子渴望得到關注,在孩子的世界里是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父母和老師的關注,如果這種需求無法被滿足,他們就會制造一些情況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如果家長或者老師一直沒關注他,可能就會做出令人生厭的事情來。
孩子的好奇心重,孩子與成人相比往往有著更強的好奇心,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其實這是一種探索和學習的表現方式。于是老師和家長越不讓孩子去看去做的事情,孩子偏要去看去做探其究竟。在老師和父母的眼中這就是搗亂行為,就像老師說上課不許東張西望,要認真聽課,但有些孩子就想知道如果自己東張西望了會怎么樣。因此躍躍欲試做出一些在家長和老師看來很叛逆的行為。
孩子情緒壓力大,一般情況下孩子表達情緒都是通過行為而不是語言。比如孩子在上課時聽不懂老師的講課時,顯得無奈導致他情緒低落,但他不知道該如何說,也不知道該怎么調整。他會隨著自己的心情去行動,既然聽不懂,那就干脆不聽了跟同桌聊天。
因此,如果家長知道孩子在課堂上搗亂,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因為生氣、丟面子等原因而直接打罵孩子,這可能是火上澆油的一種做法。正確的方法是回到家后,跟孩子進行交流,給他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