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技巧
青春期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鼎盛時期及成熟時期,生理上的成熟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成人感,他們希望獲得成人的某些權力,所以,家長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習一些溝通技巧,讓孩子能更好的接受我們的建議。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技巧
1、理解在先。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為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寬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對這樣做的原因,要杜絕簡單地否定或以長輩的身份,粗暴地壓制孩子的做法。
2、減少指責。簡單而粗暴的指責會讓孩子大失信心,并改變對自己的評價。父母應該變指責為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質與發展趨勢,引導孩子在反思中進步。
3、一邊傾聽,一邊反思。通常我們會忽略孩子話中的深層含義,花點時間來讓你們之間的溝通更清晰,對孩子的問題進行反饋,或者在回答之前試著先理解孩子的話,這將有助于確保正確地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內容。
4、避免掉入情緒的陷阱。孩子們很容易影響父母的情緒,在整個交流過程中保持冷靜,以避免被影響。無論你的孩子在說些什么,或者如何交流,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想要表達的東西上,而不是那些可能會帶來麻煩的言語攻擊。
5、降低期望、放低要求。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壓力就大,父母如果給與太大的壓力和期望,會讓孩子焦慮不安,從而彼此矛盾不斷。不妨這個階段,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孩子的叛逆心理就沒有那么嚴重,自然而然就度過了叛逆期。
6、放棄逼迫,學會引導。這一時期的孩子自尊心特別強,也更敏感,逼迫的教育方法,很可能引起孩子逆反心理。但逼迫,并不代表放棄不管,而是要因勢利導,讓孩子更愿意去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讓親子關系更融洽。
7、注意說話的口氣和方式。青春期孩子情緒起伏比較大,所以談話一定要注意說話的口氣和方式,學會察言觀色,有時正話反說效果會更好。
家長怎樣才能和青春期的孩子高效溝通?
第一點:家長要做到態度平和,以平和的心態和青春期的孩子說話,因為孩子在這個時期,情緒波動很大,如果家長帶著情緒和他說話,就很容易引發他情緒的爆發,家長態度平和,情緒穩定,這是很重要的。
第二點:語氣要柔和,要柔聲細語,當我們柔聲細語的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得到了尊重和信任,他就會放下他像刺猬一樣的防備心理,來和家長交心。
第三點:要用正向積極的思維來想孩子,你所認定的孩子是積極正向的,所以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就不會以消極的思維,負面的語言去打擊孩子了,我們多用積極正向的語言來鼓勵和肯定孩子。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特點,家長需要注意
從心理上說,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經常起伏不定。青春期的孩子暴怒無常,經常愛發脾氣,其實孩子的內心是矛盾的,事后孩子也會反省,也會道歉。這是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人一直困在矛盾中,包括成人。所以對于孩子的錯誤,要堅持一個原則,抓大不抓小,不違背原則即可。
他們會表現出高傲和自卑的特點。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尚不能準確地評價自己,他們會憑一時的感覺對自己輕下結論。會因為幾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覺得自己非常優秀,也會因為幾次或一次偶然的失敗認為自己無能透頂而極度自卑。
青春期的孩子會表現出閉鎖性與開放性的特點。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漸漸地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他們的心理生活豐富了,但表露于外的東西卻少了,加之對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滿意,又增加了這種閉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