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怎么培養
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力,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運動自己的雙手。特別是在少兒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很快,父母一定不能錯過哦!我國的教育方式,好些父母一般都不太重視孩子的動手能力,其實多動手更能促進孩子的頭部機能的發展,讓大腦變得更加聰穎。
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怎么培養
1、玩手動型強的玩具玩具是孩子最喜愛的游戲方式,能激發孩子動手的熱情,孩子在動手過程中也能很快找到樂趣,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幾款動手能力強的適合孩子年齡段的玩具,通過在玩玩具的過程,讓孩子的實踐能力快速的得到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越來越強。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會隨著而來,健康又快樂的成長從動手能力開始。
2、設定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要解決這一難題,下一個目標將是一系列的戰略,這些孩子會在拼圖的過程中學會,為了一個既定的目標調動自己的各種技能。完成目標時也會非常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3、積極引導,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家庭教育作為促進孩子智力發展和培養各種能力的重要手段,已為人們普遍認識和重視。孩子的繪畫、泥塑、剪紙、折紙及廢舊物利用,手編、布工等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無一不是在手的協調操作下進行的。因此,家庭教育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在各種趣味游戲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要利用趣味游戲活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集中注意,認識事物,在游戲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在趣味游戲中,孩子們通過看看、聽聽、摸摸,甚至拆拆、裝裝,既能表現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愿望,又能從創造和成功中獲得愉快。孩子在游戲過程中一個個都變成了專心致志的“活動家”和“實干家”。
孩子不愿意動手的原因
1、家長不舍得,其實孩子生來都具備動手的能力,就像他們嬰孩時期的撕紙行為一樣,而且動手能力的好壞,都是在不斷的訓練中積累出來的經驗。但是偏偏有一些家長,他們總是擔心孩子太小,或者是做事不夠完美老練,于是直接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機會。正是因為家長的不舍得和不放心,才導致孩子動手能力欠缺。
2、沒有機會施展,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限制深入到方方面面,包括家庭擺設亦是如此。好像孩子進了家門之后就沒有了“自由”,父母不希望他們隨意的亂碰,包括玩具也不能隨意擺放。正是因為父母定制的生活規矩,所以孩子生活中幾乎沒有需要動手解決的事情,自然到了最后就不需要他們再動手了。
3、讓孩子為自己的懶負責。因為父母包辦了一切,孩子啥都不用做。但孩子總有長大的那一天,父母也總有老去的時候。所以,適當的放手,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吧。比如讓孩子收拾書包、讓孩子定鬧鐘自己起床等。如果孩子遲到了,或者孩子忘記帶文具盒了,那么孩子就要承擔遲到的懲罰,文具盒沒帶的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樣,孩子就能主動的動手去做了。
孩子不愿意動手的后果
不能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養成良好的態度很重要,我們經常說要有學習的態度,要有待人接物謙遜的態度。但勞動也需要“勞動的態度”。勞動態度是參與勞動鍛煉,在勞動中體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體會父母的不容易,這種態度更容易促進孩子體驗和感受生活。
不利于知識學習,我們經常說“學習在學習之外”,課本中的知識淺嘗輒止得來容易,但課本之外的知識需要生活的錘煉,需要自己的摸索。大多數的生活技能都是課本以外的,都是自己通過勞作整理內務得來的經驗,這種經驗反推我們更好地理解生活,運用知識和科學更好的生活,他們是相輔相成的作用生活是最好的課堂,為孩子提供寶貴的知識,也為孩子課程中的所學知識,提供了實踐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