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厭學怎么辦
高一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打基礎的好時候,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這個時期的學習情況,要及時發現孩子心理上的變化,做出正確的引導。那么高一學生厭學怎么辦?
高一學生厭學怎么辦
1.正確看待厭學。要正確區分厭學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暫時的厭學情緒是正常的一種心態。學生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下,在所難免地對學習產生厭倦、消極情緒。對這種心理壓力進行適當宣泄,是可以緩解的。長時間的厭學就是不正常的表現,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學生對自己的行為也容易失控,出現極端行為。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和學校應該給予適當的關注,防止出現不良后果。
2.深入溝通開導。對于厭學情緒的學生,與其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內心可能也正期待被人所理解,所以一定要與厭學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坦誠深入的溝通,了解其真實的想法,關注其內心的需求。
3.適當減壓,無壓力。在學習過程中,要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培養自學興趣。知識應該是互補的,思想應該是共鳴的,學習討論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不僅能活躍學習氣氛,集中注意力,還能使學習交流信息,調整思維。
高一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內容的不適應
高一階段,由于學習內容多,每天可能都有做不完的作業,以前那種做完作業,想玩就玩的成就感就會消失,現在可能因為做不完作業,天天被老師批評,產生挫敗感。學習沒有了成功的感覺,就沒有了樂趣和動力,自然就變成痛苦的事情了。
2.學習方法的不適應
高一階段,慢慢會發現自己上課開始聽不懂了,一開始可能是一兩科,后面可能是多科甚至是各科都會出現聽不懂的情況。因為以前學習,不需要預習,老師課上講的內容就是課本上的內容,就是做題能用到的內容,但是,到了高中,你會發現,老師講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即便是上課聽懂了,課下做題也會錯很多,甚至以前自己擅長的學科,都會出現學習困難。
3.學習環境的不適應
初中時候,跟老師、同學關系非常親密,到了高中,遲遲融入不到新的環境,感覺老師對自己不關心了,感覺同學關系變得疏遠了,有的學生需要住校,還可能不適應學校的宿舍管理,不會打掃衛生,不能很好的處理舍友之間的關系等等。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高一的同學,會去別的班級找初中的“老同學”,不能結交新朋友,實際上是適應環境比較慢的表現。在這么一個環境里,自然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
高一學生厭學怎么辦,家長首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才能根據具體原因,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引導孩子回歸學習,重燃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