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的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好好學習,將來取得更好的成就,來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墒?7歲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無法拒絕外界的誘惑,所以常常會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
十七歲的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家長要緩解情緒。一方面是緩解我們自己的情緒,發現孩子厭學必然會焦急不安,但關心則亂,此時不利于溝通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是緩解孩子的情緒,既然出現了厭學情緒,在我們了解孩子厭學原因之前,盡量不要貿然強迫孩子去上學,此時的孩子正值叛逆期,越是強硬,越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抵抗心理。
2、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很多父母在知道孩子厭學的時候,一定要先去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解決不想上學的問題。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本身就比較叛逆,父母這時要是對孩子還打罵的話,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甚至也會導致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變差。
3、解決問題對癥下藥。知道了原因之后,就不會盲目的處理孩子厭學這件事情了。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去制定緩解孩子厭學情緒的計劃。
比如學習壓力大,首先我們要幫助孩子緩解現下的壓力;其次幫助孩子找到緩解壓力的方法,像是瑜伽、跑步、球類運動、音樂等等;最后就是經常與孩子溝通,以傾聽者的身份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4、適當讓孩子提早體驗一下生活艱辛。當孩子特別堅定告訴父母,我就是不想上學了,你說什么也沒有用,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給他講道理了。直接告訴孩子,將來有文化依靠腦力工作掙錢,沒有文化只能是體力勞動掙錢了。
讓孩子打工體驗一下生活的艱苦,然后問問將來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這樣孩子就會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慢慢的也會回到課堂重新開始上課。
孩子為什么會產生厭學情緒
1、和老師關系不好。其實,和老師的關系也能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態度。如果說孩子因為個別原因成了老師的眼中釘,那么孩子則會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他們不敢和家長說這件事,又不知道怎么和老師和解,因此,就會生出強烈的厭學情緒了。
2、孩子自身的原因。孩子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方法不科學,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思維呆板,聽不懂,學不懂,慢慢地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當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時,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效果會變得更差,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當父母老師都用成績那一套來衡量孩子“好壞”的時候,孩子自尊心也會受挫,最后越來越厭惡學習。
3、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孩子的家庭學習環境不好,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教育各執一詞,或者家庭人際關系冷漠,這些都會讓孩子無心學習。
還有的家長害怕孩子會落后于他人,便總拿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經常告訴孩子學習就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孩子考好了就特別開心,考差了就發大火,這些做法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面對不想上學的孩子時,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適當放松,接納厭學情緒。孩子明確表達出了對上學的抗拒,不宜強迫孩子去面對,我們可以先讓孩子休息幾天,帶孩子去戶外走走散散心,緩解孩子因上學而產生得緊張、抗拒的情緒。然后找到適當的時機與孩子坦誠溝通,了解厭學的原因。
以身作則,成為榜樣。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我們若是積極樂觀向上,孩子也會當面對困難或壓力的時候,以更豁達的情緒去紓解,若我們整日愁容滿面或是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孩子肯定會感到壓力,感覺不開心。當對面學習的壓力,當在學校人際交往出現問題,或許我們的孩子不會輕易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