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最好方法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不論學習或是做事情,都能主動積極自己完成。但每個孩子存在個體差異,還有階段性差異,不能都讓家長滿意,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內在動力,才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找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最好方法
1、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學習新知識,鼓勵孩子從易到難的理解,學習。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有一個知識循序漸進的鞏固階段。先學會簡單的知識,再攻克難點的知識。
2、充分放權,享受自主。父母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打孩子,自己可以做什么,事后就會有更多的責任,更愿意去付出。在交談時,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表達情緒表達想法的舉動。同時加以對孩子的啟發,讓孩子深入思考后,再去做決定。
3、積極的言語說服及贊美。被重要他人的接納、欣賞、關心、重視、了解、基于事實的稱贊,這些動作都是能給到孩子正向力量的。同樣一句話,用消極的語氣和積極的語氣去表達,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4、家長要少替孩子代勞。當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家長要引導孩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怎么做,或者直接幫孩子做。否則,這將滿足的是家長自己的勝任感需求,而不是孩子的。
激發孩子內在力時候要注意哪些
1、正確時間做正確的事。在激發孩子內部驅動力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分寸,在三年級的時候,不要期望孩子要有五年級的學習成績,天才除外。所以,教育孩子學習,不能“拔苗助長”。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找到學習動機,才能激發孩子真正的內部驅動力。
2、用孩子喜歡好接受的方法激發內在驅動力。孩子喜歡鼓勵,不喜歡批評;孩子喜歡榜樣的力量,但是不喜歡被當做參照物,和其他孩子比來比去。孩子喜歡游戲化的教育方式,不喜歡照本宣科。所以,媽媽要根據孩子性格特點,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內在動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如果孩子有很強的內驅力,那么無論他在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都是心甘情愿的,在這種情況下,事情往往能夠做得更好,對于回報社會或者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根本不在話下。
2、內驅力很強的孩子自覺性也很強:在內驅力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有很強的自覺性,他們從來不會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而是當作興趣愛好去做,并且還會有很強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