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孩子的教育
當孩子有逆反心理時,家長不要想著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就范。要保持友善的態度,認同孩子的感受,為自己的行為道歉,修復彼此之間的關系。
逆反心理孩子的教育
1、避免“專制”,給孩子“自決權”
叛逆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強,情緒不穩定,所以容易出現抵抗家長的逆反心理。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要針對孩子自尊心強的特點,尊重他們的“自決權”。家長要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語氣來跟孩子溝通,不要總是對孩子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是把最終的選擇留給孩子,讓他自己來做決定。孩子是需要成長的,一個什么事都要為孩子做主的父母等于扼殺了孩子做主的能力,這對孩子以后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2、合理表達,溫情而不驕縱
父母只知道傾聽,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能夠將自己的感情合理表達出來。從單純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轉變到指導孩子的發展和成長,掌握了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能夠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家長既要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又要掌握愛和嚴的分寸。同時也不要忘記將真正的愛與無原則的嬌慣、溺愛、放縱區分開來,愛應當表現得有分寸、有理智,我們要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又要抵制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耐心培養文明行為、良好品質和行為舉止。
3、合理期待,不急不躁
正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個家長對孩子都寄以殷切的厚望,可我們不能太過于求好心切,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所以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對孩子也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總不能剛剛學會走路,你就要求他展翅翱翔吧?同時,你也要相信孩子,他這個時候做不好,但未必將來也同樣做不好,給孩子一點時間,不要太過于急躁。
青少年叛逆行為,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1、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2、性別特點——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比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誘因特點——主要表現在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激烈對抗。
5、行為特點——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極端的事情,長期在網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討等等。
面對孩子出現的各種逆反心理,家長該如何引導
1、了解孩子叛逆的特點
父母可以通過了解孩子叛逆的特點,并告訴他這是每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征。實際上,叛逆的個性也并非全都不好,但需要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叛逆的缺點和優點,幫助他順利度過青春期。
2、不要總是拿孩子去比較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比較,給孩子一種強大的壓力,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欠妥當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優點,只是經常被父母忽視而已。
假如父母總喜歡拿自己孩子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自然會觸動孩子的逆反情緒。
3、把孩子當成人對待
父母應該學會平等地面對孩子,把他們當作大人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父母高高在上就不容易得到孩子的認可,得不到認可,就不容易知道他們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的心事就難以對癥下藥,這樣就達不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