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主動寫作業怎樣處理比較好
孩子主動寫作業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簡單的一件小事,在孩子眼里卻是非常難實現的一件大事。所以家長不要自認為是一件小事就可以放松對孩子的引導,反而在這件事上我們需要更大的精力去引導孩子。那么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孩子不主動寫作業怎樣處理比較好。
孩子不主動寫作業怎樣處理比較好
第一,每次讓孩子做作業,先復習作業,再做作業。而且我們一定要和孩子討論,監督作業不是簡單的監督,我們應該把自己當作孩子,我們可以問一些問題來問孩子如何讓孩子因為他們所學到的知識而取得成就感。
第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有些家長喜歡在家看電視、用手機、玩游戲。孩子們怎么能安安靜靜地做作業?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應該培養閱讀和學習的愛好,并在家庭中創造一個溫暖、安靜和文化的氛圍。我相信孩子們會逐漸效仿,學會自律。家庭文化影響孩子,孩子也會自覺養成主動寫作業的好習慣。
第三,孩子寫作業需要有規則。
在孩子自己寫作業的管理能力上,可以說最大的絆腳石是自控力。當作業和動畫片結合,當學習和玩游戲結合,那么作業和學習就會變得脆弱。對于幼兒園或者一、二年級,想讓孩子回家,主動做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孩子偶爾會小發脾氣,在做作業和看電視的時候選擇先看電視再做作業,而這個原則很可能被孩子看電視忘記做作業而打破。如果這時候沒有規則的束縛,那么孩子長期以來在作業上的自主性就很容易被看穿。
如果我們在孩子先看電視再做作業的時候選擇尊重,在孩子錯過約會的時候懲罰他們三天不看電視,當他們知道自己錯了的時候就會形成“遵守規則”的態度,這就是課堂上要舉手發言的規則一樣不能輕易被打破,作業本身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我們允許孩子發脾氣,犯小錯誤,但規則不能像原則一樣被打破。
第四,平時家長要適當地安排家庭作業。
一些家長覺得他們的孩子在學校通常作業太少,所以他們會在家里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有時孩子們感到壓力太大。他們每天在學校學習寫作業,回家后也寫作業。
孩子們會變得抗拒,他們在學校不認真寫作業,直到回家才寫??吹竭@一點,父母應該給孩子適當的壓力,學會與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這也將有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