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超然臺作原文
大多數的宋詞,要么是婉約風,要么是豪放風,畢竟婉約與豪放是兩種迥異的風格。但是在蘇軾的詞作中,婉約和豪放兩種風格得到了融合,可見蘇軾對文字的掌控精巧絕倫。
蘇軾超然臺作原文
《望江南·超然臺作》
北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
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試著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內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滿城處處春花明艷,迷迷蒙蒙的細雨飄散在城中,千家萬戶皆看不真切。
寒食節過后,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望江南·超然臺作》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通過描繪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復雜變化,寄寓了作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悵惘。
同時表達了作者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全詞含蓄深沉,短小玲瓏,以詩為詞,獨樹一幟,連珠妙語似隨意而出,清新自然,顯示出詞人深厚的藝術功力。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人
蘇軾,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寒門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蘇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親授以書”。
蘇軾的文學成就極高,算的是上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文學成就,語文課本上那些代表作品,僅僅只展現了他的一部分,還有許多作品并未被人所熟知。
北宋時期蘇軾為什么格外受追捧
1、詩歌方面
蘇軾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以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之風,為時人所贊揚。
2、詞作方面
開創豪放派詩詞,與詞人辛棄疾同是豪放派詞作的代表,兩人并稱“蘇辛”。
3、散文方面
與散文大家歐陽修并列,合稱“歐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的散文風格,受到歷代士子的追捧與學習?!疤扑伟舜蠹摇保蠹叶悸犨^吧,這個名稱指的是唐宋兩代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蘇軾位列其一。
除了蘇軾以外,其他七位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4、書法方面
蘇軾還善書,與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共稱“宋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