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大意失荊州是哪里
《三國演義》中,大意失荊州是一場有名的戰役,諸葛亮讓關羽守荊州,劉曹兩軍打的不可開交,孫權趁虛而入,奪得荊州,劉備方損失慘重。大意失荊州被當做典故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做事不要粗心大意、驕傲輕敵。
劉備大意失荊州是哪里
大意失荊州的荊州在湖北南漳縣?!度龂萘x》中,神勇無敵的關羽晚年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失了荊州,結果,引發了劉備東征兵敗,從而改變了三國格局。
荊州,是漢文典籍《禹貢》所描述的漢地九州之一?!队碡暋罚呵G及衡陽惟荊州。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
赤壁之戰后,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荊州:曹操占據南陽、南郡二郡,劉備占據長江以南的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孫權則占據江夏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敗曹仁,奪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部分(僅指南郡)“借”給劉備,于是劉備占有荊州絕大部分地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曹聯合打敗關羽,瓜分荊州。
劉備何時取得荊州
據三國志記載,公元前210年12月,劉備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孫權,要求管理(借)荊州。周瑜則建議趁此機會扣留劉備,以絕后患(當然更反對借荊州了)。
同月,正好周瑜病死,孫權命程普代理南郡太守,魯肅接管周瑜的部隊,負責整個荊州地區。親劉備的魯肅接任,乃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孫權同意了。
同月,程普從江陵退至江夏,魯肅退至陸口,將自公安以西的荊州長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區(包括江陵至夷陵一線)移交給了劉備。
劉備借荊州是怎么回事
荊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魏蜀吳三國的連接交點。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給他指明荊州的重要性,東可聯東吳,西可取西川,北可圖中原,是劉備立足,發展的資本,可見其重要性。
劉備確實有按照孔明的謀略,取荊州的念頭,怎奈劉備顧及同宗情分,不忍篡奪,盡管孔明多次催促,劉備還是體現出婦人之心,錯失奪取荊州最佳時機。蔡瑁待劉表一死,立劉琮為荊州之主,曹操來伐,在蔡瑁慫恿下,曹操未費一兵一卒,劉琮獻城投降,荊州歸了曹操。
劉備被迫投江夏劉琦處,后在孔明幫助下,江東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曹操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中原。而在周瑜大戰曹操之際,孔明早已調兵遣將,順勢奪了荊州。
待曹操敗走,周瑜才發現自己一方白費兵馬糧草,寸土未得,惱怒之下,想討伐劉備,這時魯肅認為孫劉兩家還應以大局為重,政治談判比武力沖突更有力,故此出使荊州,向劉備討要荊州。
諸葛亮言明,荊州乃劉表祖產,劉表雖死,其子劉琦尚在,本應繼承,劉備占據荊州,亦是輔佐劉琦所需。
魯肅看到劉琦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就問,若公子劉琦將來,不在了,荊州該如何?孔明表示,現在荊州屬劉琦,劉備暫借,若劉琦不在了,必歸還給東吳,并和魯肅簽訂協議。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由來。
荊州確實如孔明所料,讓年近五旬的劉備有了固定的修養生息和發展的場所,同時先后擴展到荊襄九郡,為劉備奪取西川創造了必要條件。
然而,對于劉備來說,荊州即是他的發祥地,也是他的隕落地,關羽守荊州,戰敗后,走麥城,被東吳殺害,劉備為關羽,張飛報仇,攻伐東吳,結果被火燒連營七十里,劉備退守白帝城,最終死于白帝城,這也算因果報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