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是哪個朝代的人
清朝的文化底蘊雖然沒有唐宋那樣源遠流長、才人輩出,但是在這安穩祥和的社會,也不乏出現像龔自珍、納蘭性德、曹雪芹、鄭板橋等才子。以下介紹的是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是哪個朝代的人
1、清朝初年詞人、代表作《飲水集》。
2、納蘭性德生于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
3、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滴跏暌虿″e過殿試??滴跏迥暄a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4、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5、他還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6、納蘭性德成為進士時年僅二十二歲,康熙愛其才,又因納蘭出身顯赫,家族與皇室沾親帶故(納蘭的母親出身愛新覺羅皇族;納蘭的曾祖父金臺吉是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極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三等侍衛,不久后晉升為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還曾奉旨出使梭龍,考察沙俄侵邊情況。
7、納蘭性德墓的寶頂建筑宏大,底座為青石,寶頂中部為漢白玉,鐫刻有圖案,上部為三合土夯實的半圓頂。納蘭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盜。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70年冬,被徹底拆毀。
納蘭性德的詩詞
《長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點絳唇·詠風蘭》
別樣幽芬,更無濃艷催開處。
凌波欲去,且為東風住。
忒煞蕭疏,爭奈秋如許。
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湘江雨。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酒泉子·謝卻荼蘼》
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干角。
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納蘭性德的故鄉是哪
故鄉是遼寧開原市,位于遼寧省北部,是隸屬于遼寧鐵嶺市的縣級市。開原東部屬長白山余脈,林木茂密;西部為松遼平原腹地,沃野千里。
地地貌特征多種多樣,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開原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尤其人文景點眾多,歷史上曾是四國古都(扶余國、大金國、東遼國、東夏國)、五朝重鎮(遼、金、元、明、清),據說著名的清代著名的才子納蘭性德就是這里的人。
開原市,面積3164平方公里,總人口為54萬,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開原的自然風光非常不錯,人文景點更是眾多,山川秀麗,只是很多人不太了解這個“遼北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