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
家長網  /   歷史名人  /  秦漢名人  /  項羽和劉邦誰厲害

項羽和劉邦誰厲害

時間:2023-11-04 15:29閱讀數:823

在我國歷史的畫卷中,英雄人物數不勝數,但項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在秦末起義,使秦朝滅亡,在楚漢戰爭中,多以勝利結尾,但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人物,最終卻敗給了劉邦,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

項羽和劉邦誰厲害

勝利者最厲害。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后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后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后,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于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起義是哪個戰役

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大起義中,項羽率領5萬楚軍同秦將章邯、王離所率40余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當時,項羽手下的部隊人員構成復制,相當于一個雜牌軍,軍隊戰斗力參差不齊,加上項羽是宋義后才當上的上將軍,第一次拿下這個部隊的指揮權,還沒有經過磨合。

但是項羽整合剩余的全部部隊,全部渡河,并且在渡河之后下令破釜沉舟,只帶三天的干糧,以身作則,鼓舞剩余部隊的士氣和秦軍一絕死戰,全軍上下一氣,求戰欲望高漲,并且一舉擊敗20萬秦軍,使秦軍遭受巨創,并迫使另20萬秦軍不久投降。而項羽則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

經此一戰,秦朝名存實亡,在這次戰役中,項羽再一次展示了他無雙的膽識和領導能力。

根據上述,可以知道,巨鹿之戰項羽大概有五萬人。但是這五萬人只是籠統統計,不是完全統計,因為歷史都過去那么長時間了,歷史資料也不完善,只有一個大概的數字。

項羽為什么輸給劉邦

1.內外交困:項羽在攻下秦國后,雖然成為了最高統治者,但他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定的政權體系。相比之下,劉邦則有統治基地并且與外援合作,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力量。

2.軍事失誤:在巨鹿之戰中,項羽軍隊喪失了重要的戰略優勢,并遭受了重大損失。而劉邦則能夠善于運用兵力、采取靈活的戰術,并成功地避免了重大傷亡。

3.內部矛盾:項羽與他的妻子虞姬有一段復雜的感情糾葛,這使得項羽在行軍的過程中分心,并在心理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相比之下,劉邦能夠更好地控制情緒,并保持對政治和軍事的專注。

4.政治手段:劉邦善于利用外交手段,與楚國的各個諸侯進行聯絡,爭取支持。而項羽則在政治手段上顯得相對不足,未能有效爭取外部勢力的支持。

綜上所述,項羽在內外交困、軍事失誤、內部矛盾以及政治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劉邦則善于利用外援、采取靈活戰術,并更好地掌控了局勢,因而最終取得了勝利。

国产免费观看黄高清观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