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的理念是什么
蒙臺梭利的教學法精髓在于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里,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她的教育方法至今在全球許多公立和私立學校中使用。
蒙特梭利的理念是什么
教育理念。認為干涉兒童自由行動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強制性的,懲罰成了教育的同義詞。她強調教育者必須信任兒童內在的、潛在的力量,為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讓兒童自由活動。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兒童進行感官練習。
蒙臺梭利對于兒童心理發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學說的基礎。過去許多人批評她在這個問題上純屬遺傳決定論,其實并不盡然??v觀蒙臺梭利的全部學說,她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既不是單純的內部成熟,也不是環境、教育的直接產物,而是機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蒙臺梭利首先強調的是人和遺傳素質和內在的生命力。她說:兒童的生長是由于內在的生命潛力的發展,使生命力顯現出來,他的生命就是根據遺傳確定的生物學規律發展起來的。
對兒童來講,生命力表現為自發沖動,因此她把對兒童的自發沖動是壓制還是引發作為區分好壞教育的分水嶺,對舊學校壓抑學生自發沖動的做法予以猛烈抨擊。蒙臺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與她對兒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確理解分不開的。
蒙臺梭利的六大理論是什么
1、環境適應論
人類的各種智能與體能都是因為適應環境而增長的。
2、獨立成長論
放手讓孩子去做、尊重的態度、適時的指導、最大的耐性、最多的鼓勵。
3、生命自然發展論
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環境中出現的,環境提供了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
4、吸收性心智論
吸收性心智是幼兒獨有的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幼兒會像海綿吸水一樣,從環境中吸取信息,而此時學習和儲存大量知識的過程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是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的。
5、工作人性論
工作是生命的本能和人性的特征。
6、獎懲無用論
經常受鼓勵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認知和自我約制上。
蒙臺梭利的代表作
《童年的秘密》是由蒙臺梭利撰寫的,經過自我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得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說明了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
我們無論多么熱愛自己的孩子,從他一出生,我們就本能地開始對他提防,管住這個孩子,不能讓他惹麻煩,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熱衷于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我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
蒙臺梭利講到的關于對幼兒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尊重幼兒為前提下,盡量讓幼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下,在自愿與自我選擇的條件下進行的,從而總結經驗,完成自我認知的提升。對于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他們成長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