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
家長網  /   歷史名人  /  夏商周朝  /  魯班是什么時期的人

魯班是什么時期的人

時間:2023-11-27 16:18閱讀數:1085

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人,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他從親身參加勞動的過程中,科學地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實踐,成功地進行了大量的發明創造,成為我國古代一位最優秀的土木建筑工匠和杰出的發明家。

魯班是什么時期的人

魯班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據考證,他大約出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主要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

魯班的傳說軼事

1、被墨子所屈

傳說魯班為楚國的水軍發明了"鉤"和"拒",當敵軍處于劣勢時,"鉤"能把敵軍的船鉤住,不讓它逃跑;當敵軍處于優勢時,"拒"能抵擋住敵軍的船只,不讓它追擊。楚軍有了鉤、拒后,無往不勝,魯班也無愧為軍工專家。

一天,魯班向墨子夸耀說:"我有舟戰的鉤和拒,你的義也有鉤和拒嗎?",墨子是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鼓勵人們相敬、相愛,仁義至上的。

他于是回答:"我是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你用鉤鉤人,人家也會鉤你;你用拒拒人,人家會用拒拒你。你說'義'的鉤拒,難道不比'舟'的鉤拒強嗎。",魯班無言以對。

魯班又拿出他的發明:一只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墨子卻說:"這木鵲還不如一個普通工匠頃刻間削出來的一個車轄,車轄一裝在車軸上,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東西;而你的鵲有何實際作用呢?木匠做的東西,有利于人的稱為巧,無利于人的只能叫作拙。",魯班聽完,深知墨子的哲理。

魯班曾做云梯助楚國攻宋,墨子前來阻攔出兵,在楚王宮中以衣帶為城,以竹片為器,與魯班相斗,魯班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有余,最終魯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棄攻宋。

2、有眼不識泰山

俗話"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可不是山東的那個泰山,這里還有一段小故事。

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手藝巧奪天工,非常高明。傳說他曾用木頭做成飛鳥,在天上飛三天三夜都不下來。可就是這樣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魯班招了很多徒弟,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他定期會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個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來了一段時間,手藝也沒有什么長進,于是魯班將他掃地出門。

幾年以后,魯班在街上閑逛,忽然發現許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們歡迎。魯班想這人是誰啊,這么厲害,有人在一旁告訴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魯班不由感慨地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魯班明明是戰國的人,為什么卻在明代被神話

第一是儒家文化的影響。

在明代,儒家思想還是主流文化,強調人文精神和道德倫理,而魯班作為一個具有高超技藝和聰明才智的木匠,被認為是道德高尚的典范,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崇敬和尊重。

第二是工匠文化的興起。

明代是中國手工業和工藝業繁榮發展的時期,工匠技藝被廣泛傳承和發揚。在這個背景下,魯班作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工匠,成為了人們崇拜的對象。

第三是宗教信仰的影響。

在明代,道教和佛教的影響逐漸擴大,人們開始將一些英雄和神話人物神化,以供奉和祭拜。而魯班作為一個傳奇的木匠,其技藝和人格魅力被認為是神仙所具有的品質,因此也被加入到宗教信仰中。

国产免费观看黄高清观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