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的精神品質
托爾斯泰出生于俄國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莊園。托爾斯泰自幼接受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9月20日,托爾斯泰進入喀山大學學習,因不滿學校的教育方式,選擇輟學回家,他主張“勿以暴力抗惡”,由此形成了多重矛盾的思想。
托爾斯泰的精神品質
托爾斯泰的可貴品質在于他作為一個貴族能站在宗法制農奴立場,關心底層農民生活疾苦,他向往田園隱逸生活,晚年還親自干農活做零工,非常接地氣。
托爾斯泰的作品中有著烏托邦思想,主要表現為反抗暴力與奴役,反對土地私有制度,反對崇尚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進化論”。
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義務和合理的生命法則,回返健康的農耕生活,通過人人的勞動和道德實踐建立起充滿兄弟情誼,平等、和諧、友愛的屬于全人類的人間“天國”。
托爾斯泰創造了史詩體小說。歷史的事實融合著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著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史詩的莊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
托爾斯泰的藝術思想
托爾斯泰認為藝術的本質是情感的交流,一個人創造藝術,必須體驗過某種情感,而且有愿望、也有可能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要表現作者所體驗過的情感,讓讀者受到感染。
藝術定義的核心是藝術情感,要從創作和接受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結合、情感和形象相結合的角度來把握藝術的情感本質。
通過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辭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圍繞藝術的基本思想,批判頹廢主義、自然主義、“純藝術”的文藝思想,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原則,真實性和思想性。
托爾斯泰的藝術觀體現在真、善、美,將真歸之于科學,將善歸之于倫理學,將美歸之于藝術。把倫理學和美學合二為一,用充滿生氣的熱情造就全部藝術,從藝術中尋求真理顯示愛。
這種藝術要為大眾所接受,并且懂得。藝術作品是引導人們走向團結發展的重要依據,形成具有現代主義的文藝思想,并成為俄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標志。
托爾斯泰作品的特點
托爾斯泰的風格主要特點是樸素。力求最充分最確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實或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雖然在藝術上要求嚴格,卻不單純以技巧取勝,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長的復合句,而只尋求最大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