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
家長網  /   歷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王實甫《西廂記》的體裁是

王實甫《西廂記》的體裁是

時間:2024-01-04 16:28閱讀數:2274

王實甫,元代著名的戲曲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西廂記》、《破窯記》、《麗春堂》等共十四部作品。其中,他的《西廂記》成就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王實甫的作品《西廂記》在我國屬于家喻戶曉的存在,在我國的各地,都有過關于《西廂記》的各類表演。

王實甫《西廂記》的體裁是

西廂記屬于元雜劇,也就是元曲雜劇文體。

《西廂記》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于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名珙字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恒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該劇具有較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愿望與家長意志的沖突;表達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

王實甫的西廂記的有什么特點

1.以作者對生活的深刻認識為基礎,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展開了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完成了鶯鶯、張生、紅娘等藝術形象的塑造。

2.人物性格和情節的展開得到了高度的結合,成功地表現了事件曲折、復雜、的過程。就全部劇情發展看,一方面是波瀾壯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面五本二十一折,一氣呵成,結構相當完整。

3.作者善于描摹景物,醞釀氣氛,襯托人物的內心活動;多數場景,繞有詩情畫意,形成作品獨特的優美風格。

4.選擇、融化古代詩詞里富有生命的東西和提煉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熔鑄成自然而華美的曲詞,成為后來寫愛情劇的作家的典范。

5.在主唱角色的分配和結構的擴大上對雜劇體制有革新、創造。《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現實主義的杰作。雖然屢經封建統治者的排斥,但仍不能削弱它廣泛和久遠的影響。它對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熱情歌頌特別獲得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青年的喜愛,對后來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戲劇影響很大。

王實甫有哪些事跡

王實甫(約1260-1336)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劇作家。

王實甫早年曾經為官,但是由于宦途坎坷而放蕩不羈,經常出入于歌院戲樓等游藝場所,與倡優有著密切交往。晚年棄官歸隱,過著吟風弄月、縱游園林的生活。

王實甫的雜劇今存《西廂記》、《破窯記》和《麗春園》等,其中以《西廂記》最為著名?!段鲙洝吩趹騽_突、結構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西廂記》突破了元雜劇的一本四折的慣例,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長篇巨制來表現一個曲折動人的完整的愛情故事,情節發展游刃有余,刻劃人物性格鮮明,避免了其他元雜劇由于篇幅限制而造成的劇情簡單化和某種程度的模式化的缺點,被稱作雜劇之冠。

国产免费观看黄高清观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