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斯提出了什么主張
羅杰斯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有影響的三大教育學說之一。在關于“教學模式”的歸類研究中,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被列在“個人權式”之首,足見他對教育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羅杰斯提出了什么主張
羅杰斯提出了人本主義學習觀。他是心理咨詢家和教育家。從30年代起,他從事兒童心理咨詢和心理工作。在個性理論方面,30年代初,他就提出人格及其變化的理論,即“自我理論”。從60年代以來,他把他的理論推廣到教育和教學領域,出版了《學習的自由》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他的學習和教學觀點。
羅杰斯是以學生為中心嗎
是的。羅杰斯提出“人本主義學習觀”,把學生看作是一個有目的、能夠選擇和塑造自己行為并從中得到滿足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羅杰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學生自主管理是學生在教師積極引導下自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確立自我發展目標、形成適應社會發展和推動個體與社會發展的意識和能力的一種教育管理模式。
在班級管理中,要把班級管理“權力”還給學生,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班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學生自我管理素養。
學生自主管理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具有現實的針對性,是學生自身之需,是基礎教育之需,是社會發展之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條有效途徑。
羅杰斯和奧蘇伯爾有什么區別
羅杰斯認為情感和認識是人類精神世界中兩個不可分割有機組成部分,彼此是融為一體的。因此,羅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養有“軀體,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匯一體”的人,他稱之為“完人”。
兩者之間的關注點不同,羅杰斯關注的是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系,而奧蘇貝爾則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個人意義。因此按照羅杰斯的觀點,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只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這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