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完成作業家長怎么溝通
孩子上學之后對于家長來說并不是放松,而是事情越來越多,作業是對每個孩子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有部分孩子連最基本的作業都不完成,總是會讓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發雷霆。
孩子不完成作業家長怎么溝通
1、輔導孩子做作業
現在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在一旁陪著,當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時,能夠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不要一不會就找家長求助,這樣會讓孩子對家長出現依賴,不利于孩子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家長應該在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時,先引導孩子自己先思考,是在不會了家長再進行對此輔導。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還能讓很好的消除孩子對做作業的恐懼心理。
2、引導孩子做好復習
我們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溫故而知新”,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非常重要。一個善于預習、復習、做作業的孩子,他們的成績都不會很差。
因為,良好的復習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當天的作業效率,而且可以提升記憶力。知識掌握得越牢固,第二天課堂作業自然正確率提高,也不會被懲罰多寫幾遍了,又為他們自己減輕了作業量。
3、限時完成作業
如果孩子經常不完成作業,那么家長可以讓孩子限時完成作業,一定要從小培養好習慣,書桌上的學習用具盡量簡單,防止孩子分心。比如把作業分類,容易、稍難、難,先做容易的,再做難的,最后做稍難的。估計做作業的時間,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作業。
孩子為什不能及時完成作業
1、三心二意。寫作業慢的孩子最為突出的表現。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注意及時調整孩子做作業時的環境,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要陪同。孩子有東張西望習慣的習慣,就盡量讓寫字臺面向墻壁,把寫字臺收拾整齊,不堆放多余的雜物,書本、文具也盡量不多放,減少這些干擾因素,給孩子營造相對空曠的環境。
2、基礎知識沒打牢。由于基礎差,老師同樣的講解,基礎好的孩子可以及時吸收,而基礎差的學生就不能完全消化,做起作業肯定會慢。出現了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有計劃地幫助孩子把前面落下的知識補上來,不然久而久之,引起孩子對作業的抵觸情緒,將來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家長要如何才能引導孩子走向自律
一,讓孩子承擔不自律的后果
不要催促孩子去完成作業,完不成第二天自有老師批評,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后果。有些家長不能接受孩子不交作業(主要在于老師會把問題歸于家長頭上),對此,你可以在家里設置一些立刻能讓孩子承擔的“后果”。
二,放手孩子,杜絕“操縱”
孩子在完成任務時,你最好離開,省得在一旁看到一點點錯誤就忍不住去指責糾正。
這樣做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會影響孩子自我思考糾正的過程,擠壓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有時候看似題目是做對的,但因為沒有深入思考,下次再做可能就會錯,這樣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學習。
三,給孩子“折騰”的機會
當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時候,會獨自面對很多自我約束的壓力,這讓他非常痛苦,以至于還想回到最初——找人來盯著自己,逼迫自己完成任務。
此時的他可能會沒事找事,可能會吵鬧發脾氣,甚至想就此放棄,無論是何種情況,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你回來做監工,好把自身的責任甩掉。這時你一定要忍住,不要插手,讓他自己去折騰。折騰一兩次后他發現沒什么用,自會逐漸扛起屬于自己的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