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
家長網  /   學習方法  /  小學  /  小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怎么辦

小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怎么辦

時間:2024-02-26 15:59類型:小學閱讀數:1117

現在孩子的厭學已經成為一個常態化問題,但有的人會說,厭學是屬于學習不好的孩子,成績好的孩子不會厭學,其實不然,導致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學習成績這一條,所以家長在尋找孩子厭學原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小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怎么辦

1、改善環境,愉悅心境。要改變厭學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一個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

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懷、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

2、改變觀念,接受自我。讓厭學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應認真地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好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變自己無能的觀念。

3、家庭教育科學化。兒童的成長是有規律的,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成長的規律,根據孩子學習情況、思維特點興趣特長等,把握其“最近發展區”,在此基礎上,選擇符合孩子實際的階段性期望目標。

此外,家長要為孩子創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精神放松地學習。作為家長應該多學一些家教知識,使其家教具有科學性。

4、培養興趣,樹立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學生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我徹底轉變自己的關鍵。

要盡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小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

1、家庭教育過嚴。有的家庭,父母對子女過于嚴厲、粗暴和專制。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琴棋書畫樣樣學,英語電腦門門通,考試名列前茅,卻忘記了孩子作為獨立的人有自己的需求與愛好。

在父母與孩子的愿望、要求發生沖突時,孩子往往會產性厭煩、抵觸情緒。在不斷的沖突中,孩子在達不到自己目標的同時,對父母的目標產生深深的厭惡之情。

2、家庭教育過于溺愛。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愿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風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說一個“不”字。天長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當他們走進學校。感到學習不是輕松的事,不能輕易就有收獲感,所以從心理上排斥學習產生厭學情緒。

3、家庭氣氛不和諧。父母經常爭吵會疏于對孩子的教育,使子女缺少約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心理。在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中,孩子心靈受到傷害,有恐懼感。加上父母彼此問生活觀、價值觀存在差異。很容易造成孩子對世界認識的片面性,學習動力不足,誘發厭學心理。

厭學心理的形成過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1、焦慮階段,是厭學心理的起始階段,表現其對學習產生緊張、不安、焦慮、恐懼等不良心境,但這時對學習還是有信心的,有向上的動力。

2、懷疑階段,是厭學心理的第二階段。有的學生經過屢次考試失利,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了懷疑,但這時還未對學習完全喪失自信心。

3、恐懼階段,是厭學心理的進一步發展階段。由于在學習上碰到了困難,產生了障礙。這時,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真正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

4、自卑階段,是厭學心理的產生階段。由于學生學習成績差產生自卑的心理,自暴自棄,厭學心理也就潛生暗長起來。

国产免费观看黄高清观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