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做作業拖拉怎么辦
現在的生活和學習的節奏越來越快,但拖延卻在孩子們中間日趨蔓延。更為可怕的是,如果父母不管不問,不僅對孩子的學習產生影響,還會讓孩子養成拖拉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會造成影響。
小孩子做作業拖拉怎么辦
1、重視守時觀念培養。有的時候家長會感到納悶,無論怎么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依舊不改,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還是“老樣子”。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已經養成,這時不是僅僅靠三兩句話就能改正,要想讓孩子意識到時間觀念的重要性以及做事必須承擔的責任感,需要父母在平時的細節小事上加以引導、教育。
時間觀念是保證效率的重要因素,很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習慣拖沓,就是認為完成作業本身不需要多少時間,所以晚上有大把的時間用來磨蹭,幫助孩子規劃好沒科作業需要完成時間,有助于讓孩子減少“時間充裕”這個誤解。
2、獎懲制度明確。對于孩子來說,習慣父母的訓斥之后,反而會形成“免疫力”,對于之后的批評教育反而會不以為意。寫作業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他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屬于他身為一名學生該盡的責任,而不是凡事都由家長一手包辦,讓孩子誤認為,寫作業也是家長應該“操心”的事。
明確作業量之后,設定好應該完成作業的時間點,然后留出5-10分鐘的富余時間。如果按時完成那么接下來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如果提前完成,那么可以享受一定的小獎勵,如果連續幾天超時完成,那么想要的愿望就無法實現,甚至需要用做家務等行為來作為補償。
3、提高寫作業效率。很多孩子寫作業時間一拖再拖,除了本身主動性不強之外,寫作業的效率不高,也是導致完成時間延后的重要原因。先將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抄寫類作業剔除,先完成那些需要動腦思考的問題,這樣一來能夠讓大腦在清醒高速運轉的狀態下,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減少無效時間的浪費。
當面對作業無從下手時,往往是因為本身知識點掌握的不夠扎實,這時候父母要注意提前講解,能夠大大縮短寫作業的時候。讓孩子更“會”學習,也是提高寫作業效率的好方法。
小孩子做作業拖拉的原因
1、環境的影響。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對于周圍的一切總是充滿了好奇心,當他在寫作業的時候,父母以及其他家人在看電視劇、玩游戲、刷手機,或者是談笑風生、走來走去制造出動靜等等。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薄弱,當身邊的人出現如上種種行為,勢必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得他分心,難以專心在寫作業上。
2、父母的教育過嚴。有些父母對于孩子學業成績極其重視,因此爭分奪秒地讓孩子進行學習,每天與孩子溝通的主要內容,也是張口閉口都是學習,似乎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只剩下學習。
這種親子關系的相處模式,會讓孩子感到窒息,透不過氣來,只會覺得學習沒有意思,不是自己喜歡學習,而是被迫學習,從而對于學習產生了逆反與排斥的心理,對于作業自然是能拖就拖。
3、孩子的學習基礎薄弱。有些孩子對于寫作業的態度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寫,而是不會寫,他們的學習基礎薄弱,作業對于他們而言猶如天書,題目都看不懂,又該從何下手,自然是能不寫就不寫了。
小孩子做作業拖拉有什么后果
產生厭學情緒。由于拖延孩子上學遲到,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會不想去學校,害怕見到老師。
影響社交,沒有集體參與感。拖延遲到影響班級全勤,對班級榮譽造成損害。同學對孩子責怪,孤立孩子,班級活動游戲組隊都不和他做隊友。
不自信,自暴自棄。老師批評,父母責罰,同學責怪,孩子覺得自己很沒用,什么都做不好,最后放棄自我,我行我素,拖延到底。
處理事情能力差,遇到事手足無措。拖延成習慣,分不清事情主次,面對事情不知如何開始著手處理。
注意力不集中,對事情專注差。做一件事,不時搞點小動作,開個小差,這里掰著玉米,那里又跑去撿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