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
家長網  /   學習方法  /  小學  /  對于粗心的孩子我該怎么教育

對于粗心的孩子我該怎么教育

時間:2023-04-07 09:53類型:小學閱讀數:1639

孩子粗心的背后,是生活與學習態度的不端正,路漫漫其修遠兮,小學階段的孩子,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長的指引、支持與陪伴,家長要多一點耐心,共同與孩子克服困難,一起成長。

對于粗心的孩子我該怎么教育

1、把定時改為定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想著玩電腦、看電視。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完成作業,便規定做1小時作業,才能去看電視。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總是心不在焉。如果家長把督促孩子學習的條件改為“再做對5道題才能玩”,結果可能他5道題做得有質有量。

因此,家長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方法是:化時為量,即把“再做30分鐘”,改為“再做5道題”。這樣,孩子的勁兒就來了,從“必須忍耐30分鐘”的消極狀態,轉變為“快把練習做完”的積極狀態。這種積極狀態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覺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2、為孩子準備錯題本。當孩子因粗心而做錯作業時,不妨讓孩子在錯題集中把錯誤記錄下來,同他一起分析做錯的原因,并找出規律。這種方法對于提高孩子認識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點的自覺性很有好處。

3、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長時間持續活動,導致學習能力減弱、效率降低、錯誤率增加的心理狀態。疲勞不能恢復,粗心問題就難以糾正。若適當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學習“引擎”再度啟動恢復效率,粗心問題便能解決。

4、改善家庭環境。如果孩子生活在雜亂無章的家庭中,沒有穩定的作息習慣,就會使兒童養成粗心、馬虎、無序的生活習慣。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家庭中創造一種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擺放要整齊,有固定的地點。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

5、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因為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得好了,家長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得不好,應給予批評,讓他重新做一次。

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差的孩子,他們的視覺記憶和識別能力較弱,當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很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產生。

2、任務太多,孩子心急疲于應對。孩子做事粗心、不嚴謹,可能是短時間內他們面前的任務太多,孩子過于焦慮,急于完成任務,只能用最少的時間完成,就慢慢養成了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3、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有了二胎之后,不經意之間,就會忽略大寶的感受,孩子希望用這樣的行為來確定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庇護和注意。孩子粗心大意時發現父母會來幫助自己收拾爛攤子,孩子很享受這種被回應的感受。

4、生活習慣不好。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的牙刷、洗臉毛巾,或者衣服、拖鞋一類的生活用品,如果孩子隨用隨丟,不按規則擺放,那么下次再使用的時候當然這也找不到,那也找不著了。

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壞習慣,家長要注意幾下幾點

1、不要過于嘮叨。對于孩子來說家長們的評價是自我評價建立的基礎,當家長們不厭其煩的強調時,孩子接收到的是消極的評價。孩子在潛意識中會向父母的評價靠攏,孩子會越發容易表現出粗心馬虎的行為,而這很可能是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的。

2、避免過多的懲罰孩子。其實孩子有粗心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孩子的行為控制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尚且在發展之中,所以一次兩次的粗心大意,并非就如同家長們想象的那么可怕。這時候家長們提出的嚴厲懲罰反而會導致孩子對粗心行為的恐懼,在這種心理壓力的刺激下,孩子粗心的表現越發的明顯了。

国产免费观看黄高清观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