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想轉學怎么辦
隨著家長的工作變動,不少同學會跟著家長遷入工作所在地就讀。有的孩子到了新學校無法積極融入集體,很長時間都很消極,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學會開導和幫助他適應環境。
初一學生想轉學怎么辦
1、讓孩子在內心認識到自己轉學了
耐心地跟孩子解釋,讓孩子明白這并不是僅僅換個地方學習,而是面臨著諸如同學、老師、教學方式、周圍環境等一系列的改變。跟孩子說清楚,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完全合自己心意的,應該在適應新環境的時候抱著包容的心態,學會與新同學交流,讓大家接受自己。
當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總是想著曾經怎樣,這只會讓自己更不適應現在。遇到困難,可以主動找老師談一談,尋求老師的幫助,這也能夠使得老師很快接受自己這個新學生。在平時主動地參加新集體的活動,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學。
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力所能及的話應該向他們伸出自己的手,才能夠增加別人的好感。另外,鼓勵孩子在新的環境中應該積極表現自己好的一面,不要羞澀,讓大家注意到自己的能力是件好事。
2、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當孩子轉校的時候,學習上的變動一般影響不大,更多的是周圍的人際關系影響著自己。孩子離開自己的好朋友去新環境中學習,必然會產生恐懼感、排斥感,這是一種“分離焦慮”,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經常會表現得不安、焦躁。每個人都一樣,只不過大家的表現方式及程度都不一樣。
處理不好這種狀態,孩子很可能會籠罩在不良影響之下。這時候,要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忘記那些消極的部分。還有,爸爸媽媽也可以告訴孩子,即使是離開了自己的朋友,大家也能生活得很開心,而且現在聯系很方便,想聯系就能和朋友聯系,這能緩解他們的焦慮與不安。
3、帶孩子多去游樂場之類的同齡人愿意去的地方
置身新的環境,孩子起初可能很難尋找到一個玩伴。其實,像游樂場及當地的少年宮,都會有很多的孩子。在這里孩子能夠很快地接觸到不同的小朋友,容易幫孩子找到自己的新朋友。當孩子能夠建立新的友誼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被接納了并從中感到快樂。友誼是孩子比較依賴的一種情感,良好的關系能讓孩子生活得很快樂。
初一學生轉學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第一,孩子融入陌生環境時會打破原有環境的平衡,出現被排斥的現象就不可避免。
第二,孩子會有懷舊感,會將新的人或物同過去的環境進行對比,雖然這些由孩子的主觀意識產生,但無疑會對孩子心理產生影響。
第三,孩子會產生恐懼感,孩子會害怕新的同學都比自己優秀,老師跟自己相處時間短,會更偏愛老一批的同學們。因為恐懼,孩子會極力想證明自己,但物極必反,最后反而會產生不好的結果。
第四,渴望被接受,想融入新的集體是無可厚非的,但孩子缺少經驗,往往只會用放低姿態討好他人的方式。委曲求全能取得一時的信任,但長遠來看會導致孩子逐漸產生扭曲的心理。
第五,孩子會把新的關系物化,用一些物質形成彼此的紐帶,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方式。但把友誼定義為利益關系,一旦失去了利益的聯系,這些關系便是極其脆弱的。
第六,成績是情緒的結果,如果孩子不適應新的環境,導致生活作息不規律,那成績下滑是必然的。
孩子轉學后“難以適應”怎么辦
1、不要打罵孩子
家長應當理解孩子轉校后,產生一定的變化是正常的。叛逆并不代表著孩子“變壞了”,學習成績下降也不意味著孩子不愿意好好學習,而只是需要一些時間適應新環境。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們的無條件關注和支持。社會支持理論的觀點認為,一個人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越強大,越能夠更好的應對各種來自環境的挑戰。
2、保持積極的家校聯系
家長可以和學校老師積極溝通,共同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例如,在學習上,家長可以和老師了解教學要求,討論怎樣幫助孩子跟上進度,適應新的學習節奏;在人際交往方面,可以詢問老師近期有無孩子喜歡的集體活動、班級人際關系特點等,并留意孩子的適應情況。
3、制定階段性目標,逐步適應新環境
家長應理解孩子適應新的學習節奏、人際交往都是需要時間的,因此不要急于給孩子制定大目標,或逼迫式地詢問孩子是否適應??梢院秃⒆右黄鹩懻?,列舉出困難,并針對它們制定階段性的適應目標。一個階段的小目標達成后,要及時給予表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再和孩子一起討論、制定下一階段的提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