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討厭數學如何開導
有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逐漸的就開始厭煩學習這一科目。這個是時候家長要摸清孩子的真實想法,針對性地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這絕對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我們需要耐心。
孩子討厭數學如何開導
第一,我們得讓孩子知道數學的作用。老師和家長都要帶著孩子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嘗試去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尤其要解決學生愛好和關注領域的數學問題,這樣讓他知道數學的作用。
第二,讓孩子知道數學的趣味??梢酝ㄟ^講數學史上一些趣味故事來增加數學趣味;可以帶領孩子玩數學游戲來增加數學趣味;可以通過畫數學模型來增加數學趣味。
第三,讓孩子學得懂數學。這是關鍵,不管他覺得數學多么重要,只要是他感覺學不會,他無法產生興趣,要在數學學習中循序漸進,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學習的點滴進步,讓他體會到成就感,為了維持成就感,他自然就會努力學習數學。
第四,提升孩子的視知覺功能。由于數學研究客觀世界的;數量與空間形式;,要想從紛繁復雜的客觀世界抽出這些; 數與形;,孩子首先必須具備很強的視知覺功能,去辨識,去記憶,去理解。諸如;長短,大小,多少,輕重,點,線,面,方向,角度;這些體現著;數與形;的概念,孩子通過辨識實際的物體,慢慢體驗到它們;數量與形式;的不同,并學會以數學符號來表示它們。
第五,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后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第六,教孩子做比較。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裝滿它。
提高數學成績的好習慣
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認真審題是正確解題、準確計算的前提。小孩子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較重,原因是一方面孩子識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題急于求成,不愿審題。因此,媽媽要引導孩子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同時,還要教給孩子審題方法,建立解題的基本程序如審題—列式—計算—驗算—作答等,把審題擺在解題過程的第一位。
2、培養認真驗算的習慣
在解題過程中,要培養認真驗算的習慣,這是保證解題正確性的關鍵。家長要把驗算作為培養孩子解題過程的基本環節之一。加強訓練,嚴格要求和督促孩子去做,要向孩子講清什么叫驗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意義等。
3、培養認真估算的習慣
估算是保障計算準確的快捷手段,但現在不少家長認為估算很少作為考試內容而不予重視,這是十分錯誤的。家長要抓住各種時機,有意識的讓孩子掌握估算方法,引導孩子發現一些和、差、積、商的規律。
4、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中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較多,一些能力強的孩子做的快、算的準,他們做完后便迫不及待的報出解題方法和結果。這使得一部分做題較慢的同學不假思索的照抄他們的結果,時間長了,這部分同學就養成了懶于思考的不良習慣。因此,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是孩子學好數學的前提。
5、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孩子在學習中要多動腦筋,勤于思考。對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滿足于會背誦,更要力求理解。質疑問難是一種可貴的學習品質,能使孩子在學習中刻苦鉆研、勤于思考、主動進取。
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請教,不恥下問,和同學展開討論,不弄清問題決不罷休,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孩子就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6、培養孩子發現錯誤的習慣
孩子在學習中,必然會出現差錯,對此,家長不能等閑視之。因為孩子出現差錯的地方,正是孩子掌握知識的薄弱點,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
家長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自己發現錯誤,用自己學到的檢驗方法去找出錯誤。在對比中把握問題的關鍵,力求自己發現并改正錯誤,提高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