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最后一學期了厭學怎么辦
初三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家長也是一點都不敢放松,對孩子的管理很嚴格,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但是也要觀察孩子的狀態,有沒有異常情況出現,尤其是厭學不上學,一旦產生這樣的念頭勢必會影響成績。
初三最后一學期了厭學怎么辦
初三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家長要做的不是施加壓力,而是關心孩子,盡量開導孩子。不論什么原因,最終導致孩子厭學的癥結,就是對學習興趣的缺失。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的厭學原因,因人而異的重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里的“學習”不僅是課本上的知識,也包含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對未知領域的求知欲,我們要培養孩子有一顆求知的心,比如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帶著孩子去博物館、音樂館、藝術展,發掘他的潛能。
在日常的相處中,我們可以多問孩子為什么,鍛煉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但不要問涉及學習方面的,比如為什么考不好,為什么不如別人等等。
與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制定階段性可以實現的學習目標,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初三正是考學的關鍵階段,很多家長會因此焦急,害怕一旦斷了學習進度,不去上課,就會影響孩子的成績,但若是強迫孩子去上學,只會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所以我們家長還是要衡量其中的利弊,盡快做出選擇。
叛逆厭學是青春期的一種態度,面對這種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改變學習方式并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更好的身心發展,更好地面對學習和生活的各種挑戰。
家長在平時該如何與初三的孩子溝通交流
1、平等,尊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想法甚至可能會比大人還會成熟,這時我們必須調整以前的教育方式,不能再以要求小學生的方式來要求現在的孩子了。
他們內心渴望的是被理解,被尊重,所以在溝通的時候要保持雙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這時家長轉變一下說話的語氣,這樣孩子才會聽得進去。
2、認真傾聽。不管孩子的想法對錯與否,我們都要認真傾聽他表達完。孩子心理追求的是一種與成年人平等地位,當我們傾聽完他的想法后,再以平等的交流方式與他溝通。
即使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指出他的錯誤,他也是能接受的。因為他心里也是有一個衡量的標準的,只是他追求的是逐步擺脫父母對他的掌控,所以他要另劈蹊徑。
孩子初三學習壓力過大,產生厭學心理有什么方法
方法一:讓孩子把自己的心理的情況可以跟他老師傾訴一下,當然前提是他的老師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一個通情達理的老師一定會認真聽你孩子的傾訴,他也會想一些辦法幫你的孩子克服現階段厭學的心理。
畢竟學生的厭學心理主要也是因為學習壓力太重,壓抑太久造成的,你孩子找老師傾訴,實際上就是在宣泄壓力,壓力釋放了,孩子的內心也會輕松一些,自然就會恢復一些學習狀態!
當然如果作為的父母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你也可以讓你的孩子跟你傾訴。再不行也可以找個心理醫生排解一下!
方法二: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一個熱愛交流的人,找老師,父母傾訴他做不到,那你可以選擇讓孩子在周末休息的那天獨自一個人出去走走,散散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玩游戲這類的就算了),把整個人放空,讓自己的壓力得以釋放。
方法三:當孩子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厭學的時候,你可以帶孩子去外面走走,去看看那些工廠的流水線工人的辛苦而又枯燥的工作,也可以周末去打打工或者幫父母或者親戚的公司干干活,體驗一下,當你體驗一段時間,了解了生活的不易,孩子就會明白有機會讀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畢竟現在的社會競爭很激烈,沒有文化沒有文憑在社會的殘酷競爭中都是處于弱勢的。
方法四: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那你就幫孩子申請休學一年,正式出去打工一年或者跟著父母做事,或者四處游歷,看看這個世界,讓自己的壓力徹底釋放完!這個方法也是我最不推薦的,因為休學一年也會有副作用,那就是你會在一年內喪失學習狀態,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可以采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