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叛逆的孩子如何能醒悟
-
叛逆的孩子并不一定都是壞孩子,家長不應該首先放棄孩子,相反,我們作為家長,任何時候都不能拋棄孩子,應該對孩子采取賞識教育,叛逆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苦衷和煩惱,一個叛逆的孩子如何能醒悟呢?
一個叛逆的孩子如何能醒悟
1、先讓她開始承擔一些責任和壓力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這個社會太殘酷了,不應該讓孩子這么早就接觸到這個社會的殘酷。這種想法雖然無可厚非,但父母這么做,有時候,恰恰會給孩子創造一個逃避和自我放縱的借口和理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都知道有一個青春期,指的正是上初中到高中、大學的這個階段。青春期有長有短,有的孩子很快就走出了青春期,開始懂事并承擔責任,但有的孩子即使是大學畢業后依然表現出一種害怕、逃避的行為模式。這背后,和父母的灌輸有很大的關系。一個人的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擔當,應該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這一點父母應該有一個很清晰的共識。
2、和孩子共情
身為父母,我們需要讓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我們與他同在,學習的壓力雖然我們無法分擔,但從心理層面,我們應該做到共情,去體諒對方,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埋怨。相比批評,表揚反而更能提起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
-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變得越發叛逆,而且和自己越來越疏遠,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會表現得特別不聽話,讓人束手無策。那么,如何教育一個叛逆的孩子?
如何教育一個叛逆的孩子
1、多溝通
多跟孩子的老師或其他學生的家長一起交流,溝通,看看他們教育孩子有什么好的想法跟正確的方式。為全面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情況,可以不同方式與跟孩子的老師溝通交流,知道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態度如何。知道老師的住址手機電話,方便跟孩子做思想工作。
2、給孩子空間
在每一個叛逆孩子的心里,都有這樣一個聲音:我需要自己的空間。因為從小到大,聽家長的多,自己做決定的少,叛逆期的出現,讓孩子們特別想要一個自己的空間。不論是做什么,他們都會覺得很舒服,有主動權了,這樣自然少了很多負面情緒。因此,家長們需要給孩子留出一點空間,正確對待他們的內在心理需求。
-
孩子叛逆的根本原因是家庭內部的問題,孩子越叛逆,說明家庭問題就越嚴重,因此,家長們需要調整教育方式。那么,如何教育一個叛逆期的孩子?
如何教育一個叛逆期的孩子
1、保持良好的家庭關系
健康的家庭關系就像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彼此平衡穩定;孩子出現問題后,家庭關系就是銳角三角形,甚至是鈍角三角形了!這個過程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為每一個成員都需要調整,尤其是溝通方式,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學習。
2、家長要及時的調整教育方式
孩子之所以出現教育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過去教育方式嚴重錯誤,所以全面學習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意識,對家長所說的觀點也有了自己的判斷方式,如果家長所說的不對的話,他們就會產生反對的觀念。那么如何去挽救一個叛逆的孩子?
如何去挽救一個叛逆的孩子
1、激將法
利用孩子唱反調的心理,想要孩子做什么,就偏偏不讓孩子做什么。比如父母讓孩子吃飯,孩子偏不吃。父母可采取激將法,要求孩子不吃飯,孩子反而拼命要求吃。
2、冷處理
裝作沒看見。比如孩子到處扔東西以吸引父母注意力,裝作沒看見,繼續和爸爸聊天。孩子看見沒引起她想要的效果,就自動停止。
-
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生理上的變化讓他們變得心情煩躁、暴躁易怒,他們與家長見得互動與溝通也變得越來越不順。此時,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變化,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態度溫和,尊重孩子,多肯定他們鼓勵他們。
叛逆的孩子如何溝通
尊重孩子平等對待。父母應避免對孩子的行為過多的不必要的限制,讓孩子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納、被理解。不要用高壓手段或恐嚇威脅。壓服和威脅雖然一時可以使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減少,但卻增加了孩子的內心的憤怒,助長了潛在的矛盾。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讓他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加強互動。應該多花時間與孩子交流,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分享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想法得到了認可并被重視。
給予支持。孩子需要一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有時他們會感到孤獨和無助,我們應當給予他們有力的支持,幫助他們度過叛逆期。
-
孩子進入叛逆期,性格和行為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一些以前很乖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喜歡與父母對著干,以前學習好的孩子,也可能會變得厭學,不愿意去學校,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多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平穩度過叛逆期。
孩子十四歲叛逆期家長該如何做
避免兩極教育誤區。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于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
下放權利給孩子。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尊重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鼓勵教育。家長可以采取鼓勵教育的方式,當孩子出現叛逆心理時,要給孩子言語上的贊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感。
-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孩子與家長的關系普遍比較差,他們往往反對父母的說教與管理,喜歡與父母對著干,此時家長要多與孩子喉痛,溝通時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防止再次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緒。
家長如何與叛逆期孩子溝通
1、不要過于嘮叨
青春期的父母黃金準則就是不能嘮叨,少說多做。因為孩子經歷了十幾年的灌輸式教育,會慢慢的產生疲勞感。在青春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的時候,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的表達出來,而且有獨立的意識,非常反感家長的價值觀植入。
2、要與孩子產生雙向溝通
溝通屬于雙向性的,必須要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青春期孩子都會有自主權的需求,家長需要給孩子足夠的面子,這樣才能消除溝通障礙,讓溝通變得更加順利。在一些比較小的事情選擇上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即使把事情做砸也是在接受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