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的孩子怎么改掉磨蹭
-
其實拖拉磨蹭的背后會有很多的原因,有時候家長不能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而不去探索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真實因素。那么,慢性子的孩子怎么改掉磨蹭呢?
慢性子的孩子怎么改掉磨蹭:
一、與孩子建立聯結,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氣就不打一處來,要么批評責罵孩子,要么逼迫威脅,甚至棍棒教育的都有。父母應該積極地與孩子建立聯結,看到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例如觀察孩子做題,是不是因為太難或不理解,而造成拖拉;是不是因為專注力不夠,而集中不了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等等。只有父母耐心地去觀察,與孩子溝通,才會了解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做計劃
父母引導孩子一起做個學習計劃,規整自己的學習內容和作業,有時候也是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辦法。因為沒有計劃,有時候孩子就會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所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制定學習計劃,可以細分到什么時間段做什么事情,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時間的界限在哪里,如果拖拉磨蹭就會造成后面的時間減少,而做不了其他事情。
-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優劣之勢。慢性子的孩子做事細心,急性子的孩子做事效率,但是對于一些家長,最看不得孩子慢性子,因為這樣會覺得孩子已經落后與他人。
對于慢性子的孩子怎么教育
1、父母要做好榜樣。有些父母自身本來就是慢性子,平時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產生了影響,讓孩子怎么能夠快起來,所以父母要反省自己,如果是這種情況影響到孩子,父母可以經常在家里搞一些看誰做得快的比賽來訓練孩子的速度。
2、要量力而行,學會夸獎孩子。有些父母按照大人的能力來要求孩子,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能力,當孩子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他們就認為孩子在磨蹭,從而指責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慢。所以父母可以將指責轉為鼓勵,比如孩子寫作業慢,媽媽可以說“寶寶,你今天寫作業比昨天快多了,昨天你用了一個小時,今天我估計你半個小時就能完成”,孩子受到父母的表揚,自然會做得更好。
3、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有的孩子不是什么事情都慢,他們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動作會很快,但是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慢吞吞,對于孩子有這種性格,父母一定要掌握孩子的興趣所在,多讓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對于他不喜歡做的事情,可以用這些興趣來刺激他。
4、要尊重孩子。有的寶貝生來就是慢性格,爸爸媽媽也要尊重寶貝的自身特點,進行順其自然的疏導與培養。要認識到寶貝的慢性格也有慢的優勢,比如觀察事情更仔細、做事更專注、不宜沖動等。不要輕易全盤否定寶貝的個性特征,否則寶貝容易產生自卑感。
-
孩子做事比較拖拉磨蹭,應該是大多數家長都無法忍受的行為,因為這種慢性格的孩子,不僅會缺少時間觀念,將來還有可能成為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糾正這種性格。
孩子慢性子怎么訓練
1、少催促,多耐心,幫助孩子提高效率。家長不能簡單粗暴地用“快點,快點”來催促孩子。那樣孩子做事的速度反而更慢了。如果孩子內心的節奏被家長打亂了,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產生緊迫感,擔心自己會因為做的慢而被別人嫌棄,甚至因此放棄對許多新事物的嘗試。家長不如讓孩子先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把事情做好,然后再慢慢幫助孩子提高效率。
2、采用規定時間的方法。當孩子將要做某件事的時候,家長可以先詢問孩子多長時間可以完成,當孩子在規定時間完成了,下次可以適當減少時間,如果孩子依然可以完成,一定要給孩子獎勵。在多次的試驗以后,找到最合適的時間,每次完成時間就按這個計算,慢慢的孩子會快起來。
3、通過適當獎勵的方式來進行刺激。有些孩子做事慢吞吞則是本身性格的體現,要想有效糾正這種行為,家長們也可以通過適當獎勵的方式來進行刺激,比如說孩子要是能夠在家長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某件事情,那么就可以得到他們特別感興趣的獎勵。
雖然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被動性,但是在實效上還是比較明顯的,當然在孩子做事慢吞吞的表現得到有效糾正了之后,這種方法也應當及時的停止使用,避免給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又出現其他的不良行為表現。
-
孩子寫作業太慢,總是很磨蹭,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孩子常常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夠完成,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孩子做作業的效果會很不好,而且孩子也會養成拖拉的毛病,沒有一點時間意識,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休息,孩子有可能會對作業產生厭惡情緒,那我們怎么改掉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毛病呢?
怎么改掉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毛病
1、從小建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遇見孩子寫作業比較拖拉發呆的情況,家長要從孩子小時候,也就是一年級,就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里有條件的,把孩子寫作業的房間布置得盡量簡單,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玩具;在孩子寫作業的桌子上,盡量不放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其他物品都拿走。
2、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表
那肯定是一個不小的毛病,首先你要給你的孩子提出建議,學習制定一個計劃表。他什么時候完成作業?要有清晰的計劃,玩就是玩,學習就是學習,而且寫作業的時候,不要給他放著手機或者是電視,要認認真真的完成。還有他寫作業的時候,你也可以陪在他身邊看看書,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
一讓孩子去寫作業,他們就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去推脫,好不容易說服了,在寫的時候又磨磨蹭蹭的,不是在玩這個就是在摳那個,家長為此也十分頭疼,那么該怎么改掉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的毛病呢?
怎么改掉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的毛病
1.父母不要催促
父母們經常會自相矛盾,嘴上說著學習、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可實際情況卻是一看到孩子磨蹭,就不斷地催促、嘮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想:你不是說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嗎,那你還不斷地催促我?說明你根本就不信任我。那孩子也不會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作業做得又快又好,更不會把學習當成是自己的事情。
2.讓孩子獲得快速完成作業的好處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快速完成了家庭作業,于是趕緊又給孩子安排一些附加作業,希望孩子多學一點,少玩一點。卻忽略了孩子可能出現的心理:我作業寫得越快,要寫的作業就越多,反正父母也不讓我玩,不如拖拉磨蹭慢慢寫,混到睡覺,還可以少寫點作業。因此,當孩子快速完成作業以后,要把節約出來的時間交還給孩子,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有孩子獲得了快速完成作業的好處,他以后才會愿意快速地完成作業。
-
家庭教育中,最讓家長苦惱的應該就是孩子的“磨蹭拖拉”問題,那真是從小學到中學,橫掃每個年齡段。做事磨磨蹭蹭,往往會浪費掉許多寶貴的時間,那么怎么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呢?
怎么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
一、少嘮叨,直接說要孩子完成的事情。
二、利用沙漏等讓孩子學會自己計時,把握時間。
三、排除干擾,讓孩子專心做,年齡小的孩子可以采用陪伴的方式。
四、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往往積極性更高,如果孩子興趣廣泛,就容易在不同任務中發現樂趣所在。
-
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的共性,上學出門磨磨唧唧,寫作業時候拖拖拉拉,家長的耐心都被孩子一點點給磨滅掉,孩子出現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時間觀念差、缺乏信心、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計劃等,家長要想改變孩子這一惡習,就要從多方面下手。
對拖拉磨蹭的孩子怎么教育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孩子出門時表現出拖拉的行為,你就可以提前把他要穿的襪子、鞋子、衣服找好,告訴他穿好了就要出門,同時你也開始穿衣服,穿好后以平靜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自己已經穿好衣服要走了。
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來幫助孩子提高效率和自律性。例如,可以讓孩子自己制定計劃、安排時間、完成任務等,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自律性。
設定明確的目標:為孩子設定明確的任務和目標,并給予適當的時間限制,例如完成作業或打掃房間的任務時,可以設定一個合理的時間框架。這能幫助孩子培養時間管理意識和效率,減少磨蹭。
設立獎懲機制:建立獎勵和懲罰機制,鼓勵孩子及時完成任務并遵守規則,獎勵可以是一些小獎品、額外的休息時間或做他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