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馬虎的孩子該如何糾正
-
有部分孩子做事急躁,只求速度不求質量,做事顯得毛毛躁躁的,寫作業聽課也不認真,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方式。孩子的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改正,不僅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也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性格和日常的習慣。
粗心馬虎的孩子該如何糾正
1.強化孩子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說如果沒有責任心,對什么事情都敷衍了事,必然做不好。有了責任心以后,才會謹慎從事,細致認真,不敢有半點兒懈怠。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家長光靠說教不行,還得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要求讓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先問問自己能不能做到。
2.遵循整齊有序的生活
許多生活習慣都是長期培養起來的。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生活在雜亂無章的家庭中,什么東西都可以亂放,沒有穩定的作息習慣,那么這個孩子必然會有粗心、馬虎、無序等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未來他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會受到影響。
-
粗心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孩子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問題,總也改不掉,其實粗心只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一定能改掉!
粗心的孩子如何糾正
①使用“指差確認”法,訓練孩子
“指差確認”法,最開始是日本發明使用的,用來保證鐵路安全的操作。具體方法就是,用手指指著物件,并口誦確認,手心并用,實現減少人為失誤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但要用手指指出來,還要用聲音念出來,提高注意力,失誤就減少了。
家長可以用“指差確認”法訓練孩子,讓孩子減少粗心。比如,孩子做題時,總是把題目看錯,家長可以讓孩子用手指指著題目,輕聲讀出來,孩子注意力集中,不容易看錯題,做錯題。
②鼓勵孩子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事后反復檢查
-
三年級的孩子粗心馬虎,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存在這種問題,孩子年紀還小,不可能一下子像成年人一樣認真細致,他們頑皮,他們浮躁,他們童真,這是自然的;家長可以多一點耐心,引導其慢慢養成檢查的習慣,相信孩子一定會改掉粗心馬虎的壞習慣。
三年級孩子粗心馬虎怎么糾正
1、幫助孩子安排作息時間。讓孩子學會“專時專用”,玩要玩得舒心暢快,做作業要專心致志,絕不分心。但是,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娛樂和休息時間是不可忽視的。
2、幫助孩子養成認真仔細的作業習慣。家長要告訴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要仔細看題目,把關鍵信息圈起來或者畫出來,認真想問題,做作業先是求對、好,然后才是求快,質量第一,速度第二。平時要督促孩子“審題三遍,再動筆”,養成認真審題,認真復查的好習慣。
3、為孩子準備一本錯題集。當孩子因粗心而做錯作業時,家長可以讓孩子把錯題集中記錄下來,然后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原因,并找出做錯題的規律。這種方法對于提高孩子認識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點的自覺性很有好處。
4、用目標激勵孩子上進。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制定減少“X”的近期目標,并輔以獎勵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業本上有五個“X”,下周或明天要求減少一個“X”,直至消滅“X”。每到一個目標就給予精神或者物質獎勵。這種用目標來激勵孩子上進的方法,也能幫助孩子逐步養成好習慣。
-
“粗心大意”“不認真”“馬虎”等等,相信這些不良標簽在大多數孩子身上都會出現過。因為孩子做事總是不認真,所以很容易被父母或者身邊其他人貼上這些標簽。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好好引導他們。那么,如何糾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呢?
如何糾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1.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
面對粗心大意的孩子,我們不要再對他說“怎么這么粗心”,更不要聲色俱厲地批評,否則很可能會對“粗心”起到強化作用,反而不利于他克服這一毛病。相反,我們要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在孩子粗心的時候提醒他“做事要細心,相信你可以做到的”。此外,當孩子認真且集中注意力完成某件事情之后,我們要及時肯定他、鼓勵他,強化他的“細心”表現。只要我們這樣去做,孩子就會有一種自己很“細心”的心理暗示,從而就會產生克服粗心的主觀性,進而從根本上克服粗心的現象。
2.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馬虎粗心的毛病,主要還是因為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發散的原因。這導致孩子無法專心地去完成眼前的任務,一心多用的后果就是眼前的任務完成得不好,甚至出現問題。所以,高情商的父母會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讓他們能夠專心致志地去對待每一件事情。這樣可以很大幾率幫助孩子改掉馬虎粗心的壞毛病。
-
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他們開始變得不喜歡與父母溝通,習慣有父母對著干,一言不合就和父母吵架,因此,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正確溝通,成為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該如何正確溝通
第一步,從孩子的內心立場出發。在溝通時,盡量不要以長輩的身份訓斥孩子,而是想象自己成為孩子,思考自己當時對世界、家庭的想法。這樣家長的話語與行為才有可能真正觸及孩子內心。千萬不要以"應該怎樣"來要求孩子,而是了解"為什么會這樣"。
第二步,選擇及時的方式與語言。青春期朋友關系的重要性高于家庭,孩子可能對家長的話感到反感。家長不要抱怨或訓斥,可以通過曾經的經歷與回憶溫和地分享,讓說話者的姿態是朋友而非長輩。在重要時刻與孩子多溝通,不至于在關系破裂時才尋求解決。
第三步,表達隱含的愛。正如孩子在青春期最需要信任與支持,家長們也最需要給予。盡管言語或行為無法感動孩子,但時間與關心才是表達愛的方式。多陪伴在身邊,不妨與孩子"做同伴",了解孩子的世界。
第四步,尊重他們的隱私。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尊重他們的隱私至關重要。他們可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一定愿意與父母分享。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感到安全,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不同的孩子在叛逆期表現的行為不同,這與孩子的自身性格和成長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當家長遇到叛逆情緒強烈的孩子時,要多與孩子溝通,聽從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多給孩子自由空間。
對叛逆的孩子該如何來溝通
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回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談判,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孩子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后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回應。
重新認識孩子,了解他的世界。家長往往過多關注和督促孩子學習,這種單一的溝通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若要孩子接納,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感興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長也應支持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從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狀態。
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望子成龍成鳳是家長的美好愿望,但畢竟對孩子的教育是個慢活,大人一定要耐著性子對他們,切不可大刀闊斧見什么不順眼就砍,要像園丁培養花木一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他們小修小剪小扶持,等到他們逐漸成熟的時候,就是成龍成鳳的時候。
多鼓勵孩子增加他的自信。很多孩子不是因為太自負,看不上大人的想法而執拗,而是在一些事情上受過挫折,缺乏自信,又因為受自尊心的趨勢,將自己嚴實地包裹起來,為此我們就要對癥下藥,慢火煨湯,逐漸幫他們樹立起自信心,讓他們放心大膽地去嘗試。
-
十四歲的孩子多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的典型表現有情緒不穩定,喜歡和父母對著干,此時家長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那么,家長高如何正確引導這個時期的孩子呢?一起來看看吧!
十四歲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引導他
不要直接否定孩子。面對孩子過錯的思想的時候,許多家長一般上來就批評孩子,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觸。其實這個時候孩子是需要他人去了解她的,而不是對她的主意進行批判。所以家長不要上來就企圖改動孩子的主意,而是要試著去了解孩子的實在主意。
多和孩子溝通溝通。家長要和孩子相互溝通,相互配合,家長有孩子能夠交朋友,但前提是要相互尊重,活躍溝通,表達自己的感觸,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主意,家長與孩子理想體現在心里,孩子的心里也有家長的理想形象,只要兩個人相互了解,相互認同,避免沖突,這些都很重要。
建立典范和演示。我們也能夠經過建立典范和演示,來影響孩子的行為。我們能夠以身作則,做出良好的典范,讓孩子模仿和學習。一起,我們也能夠尋覓其他優異的典范,例如優異的同學、成功的運動員或領袖人物等,讓孩子受到更廣泛的啟示和影響。
設定明確的規則和邊界。制定清晰明確的家規和行為準則對于管教孩子非常重要。家長需要與孩子一起制定這些規則,并明確告知他們違反規則的后果。同時,家長應當始終堅持規則的執行,不偏袒、不縱容孩子的錯誤行為,讓他們意識到不聽話會帶來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