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怕事的小孩怎樣教
-
孩子膽小怕事,遇到危險的情況,總是第一個逃離,遇到困難的事情,總是第一個放棄,就算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孩子也會因為這種性格,而不討人喜歡,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做出改變。那么膽小怕事的小孩怎樣教?
膽小怕事的小孩怎樣教
1、從小事做起
沒有毅力是孩子膽小怕事的另一個心理根源。毅力不強的人,當他覺得困難難以克服時就會有退縮心理。但積累克服小困難的勝利就能逐步培養起人克服大困難的毅力。所以,應要求孩子從小事情做起,特別是那些他最忽略也最容易暴露意志弱點的小事做起,培養毅力。比如每天按時起床、寫日記、晨煉等,任何情況下都不馬虎,堅持不懈,不能找借口,久之,就能逐步培養起頑強的毅力。
2、切忌批評諷剌
膽小怕事的孩子自尊心較強,家長千萬不能因其缺點而批評諷剌,橫加指責,這樣反而加深了孩子不良情緒的影響,家長應多給予孩子鼓勵、贊賞的語言、目光等,增強孩子自信心,減少心理壓力。
-
孩子的性格并不是從出生就有的,而是跟后天的成長環境以及家庭教育有著密切關聯,比如有的父母對孩子過于保護,害怕他們受到傷害,不敢讓他們出門;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有的父母對孩子過于嚴厲.......那么,小孩自卑膽小懦弱要怎樣才能改變呢?
小孩自卑膽小懦弱要怎樣才能改變
1.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多鼓勵少批評。有些孩子天生比較害羞,父母不要著急,可以適當降低一下對孩子表達能力的要求,只要孩子主動表達了就多給他們鼓勵,孩子會越來越愿意跟人交流的。多鼓勵孩子獨立做一些事情。讓孩子學著獨立思考,減少對父母的依賴,遇到困難時鼓勵他說出來,一起解決。鼓勵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能。孩子害羞大多時候還是對于自己的認可度不高,讓他展示自我,他會看到自己的閃光之處,覺得自己很不錯。父母千萬不要焦慮。遇到問題了冷靜地陪孩子處理,千萬不要焦慮,你的焦慮會讓孩子覺得需要父母幫忙的自己很糟糕。多給孩子一點信賴,他會變得更加自信的。
2.多給孩子創造人際交往的機會。一定要先給他們創造環境,才有可能開始慢慢改變。最開始孩子如果不愿意到外面的場合,我們可以先在家庭內給孩子創造環境。父母盡量不要把工作帶回家,在家的時間集中用來和孩子一起玩,提高家庭內部的交流陪伴;把本來一個人做的事情變成家人的集體活動,比如本來一個人看書,現在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看電視,一起鍛煉;平時父母可以多邀約朋友一家一起出行,增加孩子和人接觸的機會。在家庭外,小區游樂場是很好的選擇。孩子害羞的話,可以先從“低難度目標”開始,鼓勵孩子先嘗試和落單的小朋友一起玩,主動跟對方做自我介紹,離開的時候可以和小伙伴約定好下次一起玩的時間,有了約定之后,孩子會非常積極地在第二天主動要求出去玩的。
3.善解人意。當父母聽到孩子說出一些沮喪的話時,第一個直覺可能是震驚,為什么他會這么想自己呢?當孩子表現出自卑心理的時候,也許你絞盡腦汁的去夸獎他,也沒有把他從自卑的情緒中拉出來,那么嘗試一下同理心吧,就是所謂的善解人意。告訴孩子,父母之前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也會這么想,他不是第一個這么想的人,然后跟他分享是怎么走出這個誤區的。這樣做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單,并且能夠從父母的經歷中找到方法,找回自信。
小孩自卑膽小懦弱要怎樣才能改變,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與支持,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帶他們接觸同齡人等等。
-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最重要環境之一,孩子的脾氣倔強多與成長環境和家長教育方式有關,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倔強性格,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家庭,讓孩子感到被重視和被愛。
脾氣倔強的小孩怎樣教育
絕對不要斥責或體罰孩子。斥責等于火上澆油,適得其反。特別是家長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樣子,等于是孩子發脾氣的“榜樣”。須知,柔能克剛,而剛卻克不了柔。
尊重孩子個性。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不要試圖改變他們,而是要引導他們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觀點。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性格倔強的孩子常常缺乏自信心,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外部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家庭對孩子性格養成至關重要。在和睦和諧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性格發育會比較健全。相反,家庭氛圍不佳,家長經常吵架,孩子性格養成會出現偏差。
-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進入叛逆期后,想與孩子溝通變得越來越困難,孩子不是愛答不理就是大發脾氣,溝通根本進行不下去,其實家長與叛逆期的孩子交流,是要掌握一定技巧的,要多理解孩子,少些說教和嘮叨,給孩子更多自主權。
叛逆期的小孩子該怎樣去溝通教育
不要過于嘮叨
青春期的父母黃金準則就是不能嘮叨,少說多做。因為孩子經歷了十幾年的灌輸式教育,會慢慢的產生疲勞感。在青春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的時候,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的表達出來,而且有獨立的意識,非常反感家長的價值觀植入。
要與孩子產生雙向溝通
溝通屬于雙向性的,必須要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青春期孩子都會有自主權的需求,家長需要給孩子足夠的面子,這樣才能消除溝通障礙,讓溝通變得更加順利。在一些比較小的事情選擇上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即使把事情做砸也是在接受的范圍之內。
-
撒謊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但是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都說過謊話,孩子說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逃避懲罰,獲得關注及模仿他人等,面對孩子說謊,家長要及時告知孩子可能產生的后果,讓孩子認識到誠實的重要性。
小孩說謊話應該怎樣教育
首先,當發現孩子撒謊時不能單純地指責打罵,應該與孩子溝通交流,從側面多方了解一下孩子撒謊的原因,再著手引導孩子。
其次,有的孩子撒謊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重視,所以,大人應該抽出時間多多陪伴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和重視。
第三,家長要學會告訴孩子,誠實善良是一種美德。孩子的美德和習慣都應該從小培養,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太善良了,也會不好,因為“人善被人欺”。但是,他們卻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態。
第四,不輕易給孩子貼“不誠實”的標簽,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對自己說了謊,那么一定要了解清楚事實的真相。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不誠實的標簽。
-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母子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不愉快時有發生。孩子的一句“討厭媽媽”,會直爽的表達出自己對媽媽的不滿,雖說童言無忌。然而,為了孩子能犧牲一切的媽媽們,可能會有些小失落、小傷心。此時的我們則需要冷靜,稍稍安撫自己受傷的心。
小孩說討厭媽媽應該怎樣教導
1.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孩子討厭我們,肯定是我們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所以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是真真正正地為孩子好,如果不是一定要重視起來。
2.改掉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毛病。你的大棒教育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孩子只所以反感,是因為你總是認為自己是為他好,所以要想真正為了孩子好,就收起我們的自以為是。
3.慢慢親近孩子。孩子討厭你一定會遠離你,所以想要親近孩子是比較困難的,我們要做的就是順著孩子的思路慢慢地去親近孩子。
4.走近孩子的心理。只要親近了孩子才可能走進孩子的心理,讓孩子把心里的話告訴你,從而真正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真正的找到改變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