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除數是分母嗎
除法是我們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除法由商數,除數,被除數三個不同的數組成,其中除數不能為0。除法與分數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母,除號則分數線。
被除數是分母嗎
被除數是分母。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一個事件與所有事件的比率。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分子在上,分母在下。小學階段與小學階段以后的分數定義有所不同。
除法是四則運算之一,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非零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若ab=c(b≠0),用積數c和因數b來求另一個因數a的。運算就是除法,寫作c÷b,讀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運算的結果a叫做商。
除法怎么教孩子易懂
除法是數學中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下面是一些教孩子易懂的除法教學方法:
1.引導孩子使用實物來理解除法:將一些物品按照相同的數量分成若干個組,然后讓孩子計算每組中有多少物品。比如,把20個糖果平均分配到4個小組中,那么每個小組里就有5個糖果。
2.將除法轉化為乘法來解釋:這種方法適用于較為簡單的除法計算。對于一些簡單的除法問題,指導孩子先將除數和被除數相乘,然后再根據問題意義得出答案。比如,如果要計算20÷4,可以讓孩子先計算4×5=20,然后判斷答案是5。
3.使用圖形來說明除法:圖形可以幫助孩子更直觀地理解除法。可以給孩子一些幾何問題,如一個正方形可以被分成若干個小正方形,請計算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這樣的問題可以幫助孩子在想象中更好地把除法問題轉化為幾何形象。
4.教孩子列除法算式并解釋:可以教孩子用“被除數÷除數=商”這樣的算式來表示除法,同時也要讓孩子理解算式背后的意義,即將一個數量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數量就是商。
在教孩子除法時,還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水平來適當調整教學方法。通過多重途徑教授,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除法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二年級1到9除法口訣
1、1÷1=1。
2、2÷1=2、4÷2=2。
3、3÷1=3、6÷2=3、9÷3=3。
4、4÷1=4、8÷2=4、12÷3=4、16÷4=4。
5、5÷1=5、10÷2=5、15÷3=5、20÷4=5、25÷5=5。
6、6÷1=6、12÷2=6、18÷3=6、24÷4=6、30÷5=6、36÷6=6。
7、7÷1=7、14÷2=7、21÷3=7、28÷4=7、35÷5=7、42÷6=7、49÷7=7。
8、8÷1=8、16÷2=8、24÷3=8、32÷4=8、40÷5=8、48÷6=8、56÷7=8、64÷8=8。
9、9÷1=9、18÷2=9、27÷3=9、36÷4=9、45÷5=9、54÷6=9、63÷7=9、72÷8=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