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無改鬢毛衰是哪首詩
故鄉在人們心中往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古代描寫故鄉的詩詞很多,如李白的“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等,他們借助詩詞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濃烈感情。
鄉音無改鬢毛衰是哪首詩
“鄉音無改鬢毛衰”一句出自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其一)》。是一首久客異鄉、返回故里的感懷詩。一、二句,詩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環境中,心情難于平靜。三、四句雖寫自己,卻從兒童方面的感覺著筆,極富生活情趣。
回鄉偶書是作者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賀知章在唐玄宗天寶三載,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越州永興。雖然鄉音并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是兩鬢卻已經花白了。村子里的兒童在路邊玩耍,全部都不認識他,一臉天真的問到客到底從哪兒來。離別家鄉已經有幾十個年頭了,近來很多的人和事細細想來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回到老家,很多人和事都已經改變。唯有家門前的湖水,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圈的波瀾,還和很多年前一樣。當時的賀知章已經八十多歲,五十多年沒回家鄉了。五十年,所有都已經物是人非。人生易老,世事滄桑,賀知章心頭有無限感慨,于是寫下了這組詩。
回鄉偶書全詩譯文注釋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釋
(1)偶書:隨便寫的。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2)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3)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一作“面毛”。衰(cu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4)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5)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譯文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