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
家長網  /   歷史名人  /  世界名人  /  凱洛夫的代表作

凱洛夫的代表作

時間:2024-01-08 16:48閱讀數:906

凱洛夫對待教育方面的許多問題,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論證、并大量吸收了人類教育史上的豐富遺產,實事求是地總結了二、三十年代原蘇聯教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凱洛夫的代表作

凱洛夫《教育學》的理論體系是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開始形成的。凱洛夫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的領會、研究和吸收工作。

這是凱洛夫教育思想的主要來源和依據。正是這些重要的來源和依據,構成了凱洛夫《教育學》的基本體系和具體內容。這三個方面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

凱洛夫教學過程的步驟

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的“五環節課堂教學法”包括以下五個環節: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小結和布置作業 。這些環節是整個教學流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凱洛夫的發展三要素說

凱洛夫繼承了烏申斯基等人的觀點,系統闡述遺傳、環境與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在他看來,每個人剛出生都具有一定的天賦素養,它們是個體身心發展的物質前提,離開了這個物質前提,個體的發展就失去了可能性。

他又指出遺傳因素在個體的身心發展中發揮著作用,但不起決定性的作用,天賦的特性和生活的印象,只是性格養成的很重要的前提,人還有著主動的自覺的活動,情感狀況和個人意志,青年的性格,主要是在教育過程中形成起來和完善起來的。

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的作用。人的情感、觀點、信念和世界觀、道德習性等都是依靠教育的幫助而形成和完善起來的。教育的偉大作用就在于此。

凱洛夫教學過程的本質

凱洛夫依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認識論,肯定教學過程是種認識過程,但又指出學校里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同于一般的認識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以學習已有書本知識為主,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都是科學上的穩固可靠的財富,并不負有發現新的真理的任務。

国产免费观看黄高清观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