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自控能力的五個方法
-
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自覺,看電視的時候特別自覺,寫作業的時候不想寫,玩手機的時候特別積極,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表現,那么,提高孩子自控能力的五個方法是什么?
提高孩子自控能力的五個方法是什么?
1、創建時間任務表
通常送孩子去幼兒園會注意到,老師會用圖片來代表時間,幫助孩子知道時間表。此外,課堂上還會有各種視覺形象,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在入園的人生軌跡。因為孩子喜歡有規律的、重復的活動,可以帶他們在家做一個作息表,然后讓孩子學習。
2、找到一切的歸宿
先培養孩子的組織能力,后管理時間。比如孩子寫完作業后,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把學習用品總結好,放回原位。許多人可能會覺得組織能力與時間管理無關,但事實恰恰相反。組織項目和完成時間表是常見的。一個有秩序感的孩子可以在真實的物體和時間中做到這一點。
-
自控能力對于兒童良好人格品質的形成、積極同伴關系的建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積極意義。兒童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現為情緒自控、言語自控、行為自控。 作為家長,如何有意識地從各個方面去要求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呢?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一、情緒自控
現實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時要宣泄其不滿情緒,但孩子的宣泄有可能受阻,因為他的情緒宣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寬容。 因此,發展兒童的情緒智力,應特別重視家庭情感氛圍的作用和影響,要在血緣親情的基礎上建立起理解、寬容、和諧的家庭氛圍,有目的地幫助孩子實現其情緒的宣泄。
二、言語自控
有的孩子很容易和別人起沖突,起了沖突之后就控制不住自己要罵人,說臟話;有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會不斷地在老師講課的時候插話,在別人說話的時候大聲地搶話。 一般,孩子的臟話沒有惡意,但是父母不可聽之任之。專家認為:如果孩子長期不受約束,會在性格發展上出現缺陷。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該由此反省一下,以后一定要格外留意,為孩子提供健康的語言環境。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不要粗暴地指責孩子,而應幫助他找到正確的說法。
-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寫作業或者看書的時候,看10分鐘的書,寫10分鐘的作業,就要玩一會,或者看會電視,吃一些東西,或者正在寫作業的時候,別處一聲響就容易讓孩子分散注意力,自控力特別差,那么,培養孩子自控能力的八個方法是什么?
培養孩子自控能力的八個方法:
1、給孩子正面的體驗
孩子的自我控制如何沒有好處,那么他為什么要控制自己!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控制看電視、控制玩鬧的時間、控制吃甜食等,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必須深刻的灌輸給孩子這些觀念,可以讓孩子看繪本、聽故事、實際感受等幾方面來體驗,以形成正面的感受。
2、樹立孩子的信心
當孩子做到了自我控制,父母發現了,要及時予以鼓勵、肯定,這樣才會讓孩子更有信心完成任務,以獲得肯定帶來的快樂。
-
自控力是一個重要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生活中很多孩子沒有自控能力,他們往往玩游戲無節制,自己控制不止自己的行為,家長通過引導孩子培養自控力,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提高學習效果和生活質量。
孩子玩心重沒有自控能力怎么辦
家長可以給孩子明確目標:很多孩子做事情都沒有規劃,都不知道到了什么時間點,自己具體要做什么事情,在目標上非常模糊,總是喜歡做一半,然后就扔下去玩了。這就是因為孩子自己沒有規劃,家長也沒有給孩子明確目標,不知道具體什么時候要做什么事情。
設定規則和限制:為孩子設定明確的規則和限制,例如屏幕時間的限制、堅持做完作業后可以進行娛樂活動等。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起一定的紀律性和自控能力。
提供積極的激勵和獎勵:通過提供獎勵和表揚來鼓勵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當他們能夠專注做完作業或在課堂上遵守規則時,給予他們一些小的獎勵或肯定。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孩子只有具備了規則意識,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長可以現在生活常規方面著手,制定規則如按時起床、睡覺,不挑食等。家長要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孩子就會逐步約束自己。
-
大多數的家長并不反對孩子玩手機,反對的是孩子自控能力差而沉迷手機,缺乏自控力是孩子在行為表現、學業表現等方面的最大絆腳石,每個父母有責任去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孩子玩手機沒有自控能力怎么辦
1.避免透支未來
“透支未來”有一個最顯著的表現,就是“明日復明日”,把實現任務、解決問題等事項都推到一個又一個的明天,這是典型的透支未來的做法。我們要引導孩子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清晰而具體。
當你想改變某種行為的時候,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減少那種行為。換句話說,就是要打破我們曾經以為的明天會更好的念頭,制定一個規則,并嚴格按照這個規則去做,把今天做的每個決定都看成是今后每天的承諾。
讓未來今天就來,這是讓孩子避免透支未來最好的方法之一。
-
自控力差的孩子,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會表現的格外容易生氣、容易發脾氣。其實,孩子身上存在缺點是正常現象,家里有自控力差的孩子,家長不必過于著急,只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就能糾正自控力的控制情況。
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引導
1.建立家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很多孩子都存在著時間觀念的問題,不能正確的把握時間和利用時間,總是把時間浪費在很多不必要的地方。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們就應該制定一種家規來克制孩子,讓孩子能夠正確和規范的利用時間。
2.幫助孩子制定一個目標
對于那些自控能力非常低的孩子,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給他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只有讓他覺得只能通過努力才能實現的才可以。幫助孩子設定具體、明確、可衡量的目標,例如完成作業、控制游戲時間等。
-
孩子貪玩自控能力差是很普遍的現象,孩子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容易受到外界誘惑,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對此,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在平時的教育中,家長要多關愛孩子,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怎樣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
1.家長要關愛孩子,不動聲色地觀察孩子,發現他做得不好時,不要急于批評,而要給出具體措施,讓孩子心服口服。
2.最好在幼兒時期就養成孩子“令行禁止”的習慣。比如吃飯不喝飲料,不光平常這樣,節假日也不例外,誰勸說也不破例。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家庭有家規要遵循,學校有校規要遵守。
3.孩子自控力做得好時,家長要表揚,做得不好時,家長要懲罰。比如孩子打罵了同學,家長要用“同理共情法”讓孩子反思、道歉。
4.以身作則,做高自制力示范,家長要求孩子不亂發脾氣時,自己首先要做到不亂發脾氣。如果家長們希望孩子有自制力,請反思自己一舉一動是否做到好的示范。